搜索
首页 作者

《满江红 己巳二月二十二日游北门,有感》

试检春光,都不在、槿篱茅屋。
荒城外、牯眠衰草,鸦啼枯木。
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
忆繁华、不似少年游,伤心目。
棠坞锦,梨园玉。
燕衣舞,莺簧曲。
艳阳天、输与午桥金谷。
行处绮罗香不断,归时弦管声相逐。
怕夕阳、影散近黄昏,烧银烛。
作品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重游故地所见到的破败荒凉景象,抒发了昔盛今衰的伤感之情。 上片描写荒城外的衰败景象。开头三句写作者重游故地,寻找春天的信息,但所见到的却是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槿篱茅屋已然不在。接下来“牯眠衰草,鸦啼枯木”二句进一步描写荒凉景象,描绘出一幅黯淡无光的暮秋色调。接着,“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二句,以菜花和柳叶为例,写景色之庸俗粗陋,反衬出昔日繁华景象的不再。最后“忆繁华、不似少年游,伤心目”三句,直接表达作者对昔盛今衰的伤感之情。 下片进一步抒发感慨。“棠坞锦,梨园玉”等四句,回忆往日繁华景象,与当前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艳阳天、输与午桥金谷”二句,写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令人感慨。“行处绮罗香不断,归时弦管声相逐”二句,通过回忆往日热闹场景,进一步反衬当前的冷清荒凉。最后“怕夕阳、影散近黄昏,烧银烛”三句,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和无奈之情。 整首词通过描写荒城外的衰败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的伤感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和无奈。
创作背景
《满江红 己巳二月二十二日游北门,有感》是宋朝诗人陆文圭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涉及了历史事件和个人感受。在这里,“己巳”是古代的干支纪年法,代表着一个特定的年份。而“二月二十二日游北门”则指的是在那一年的二月二十二日,作者游览了北门。这首词的主题是“有感”,也就是说,作者在游览北门时,对景色、历史或现实产生了某种感慨,从而创作了这首词。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参考历史资料和文献,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诗词关键字: 衰草 枯木 茅屋
相关诗词
  • 1
    [宋]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 2
    [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3
    [宋]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