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子从军》

男作乡中丁,女作乡男妇。
南村与北里,日日见父母。
岂似从军儿,一去便白首。
何当铸剑戟,尽得丁男力。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乡村男耕女织生活状态的赞赏,以及对比军旅生活的艰难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描绘的男耕女织的乡村生活图景给人一种恬静安详的感觉,这与战争和军旅生活的动荡不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句“男作乡中丁,女作乡男妇”描绘了乡村男人们辛勤劳作,女人们在家中操持家务的日常生活。这种分工明确、和谐相处的场景让人感到温馨和舒适。 “南村与北里,日日见父母”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有序和规律性。人们按照常规的生活节奏,每天都能见到父母亲人,这种熟悉的家庭氛围和亲密的人际关系让人感到安心和舒适。 “岂似从军儿,一去便白首”则是对军旅生活的无情批判。从军儿们为了国家或个人的利益,不得不离开家园,投身战场,然而他们的命运却充满了不确定性,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危险和牺牲,导致年纪轻轻便白了头发。这种对比凸显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珍贵。 最后,“何当铸剑戟,尽得丁男力”则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国家能够重视民生,不再让男人们离开家园去参军,而是让他们在家乡安心生产,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男耕女织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军旅生活的批判,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珍贵,也表达了对国家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期望。
创作背景
《子从军》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诗人于濆。他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战争和苦难的时代。于濆通过这首诗,以戍边军士双亲的口吻,表达了人民对连年征战的厌恶和对合家团聚、安居乐业的渴望,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痛苦。
诗词关键字: 剑戟 从军 父母
相关诗词
  • 1
    [宋]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 2
    [魏晋]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 3
    [唐]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