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惠老自上方来住广福寺》

岁晚逢三友,身閒爱一丘。
喜闻孤锡至,又向白苹留。
失笑拈花手,无人野渡舟。
个中须具眼,著语待公酬。
作品赏析
这首诗《岁晚逢三友,身閒爱一丘。喜闻孤锡至,又向白苹留。失笑拈花手,无人野渡舟。个中须具眼,著语待公酬》是一首描绘岁末时节,三位朋友相逢,一同欣赏自然美景,并迎接一位孤寂的禅师到来的情景。诗中充满了闲适、悠然和禅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联“岁晚逢三友,身閒爱一丘”,描绘了岁末时节,三位朋友偶然相遇在一处清幽的山丘,彼此之间的友情和闲适的生活态度成为了他们共同的追求。这句诗以岁末为背景,突出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友情的珍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喜闻孤锡至,又向白苹留”,描绘了孤寂的禅师到来,诗人和朋友们热情地迎接他的场景。这里运用了典故,“孤锡”指的是孤寂的禅师,“白苹”则是指水中的浮草,象征着宁静的水面。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敬仰和欢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清净、淡泊生活的向往。 颈联“失笑拈花手,无人野渡舟”,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们与禅师欢聚一堂时的场景。诗人用“拈花手”这个典故,表达了与禅师心有灵犀、默契无间的情感。而“无人野渡舟”则描绘了宁静、无人打扰的环境,进一步突出了清净、淡泊的氛围。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禅师到来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感慨。 尾联“个中须具眼,著语待公酬”,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期待。这里的“具眼”指的是洞察一切,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著语”则是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岁末时节三位朋友相逢、迎接孤寂禅师到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敬重之情。诗中充满了闲适、悠然和禅意,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诗词关键字: 野渡 失笑
相关诗词
  • 1
    [宋]
    爱此禅栖静,清凉境自偏。
    诧人拳怪树,留客笑幽莲。
    草暖蛙喧夏,林昏鸟梦烟。
    风尘吾未免,兀坐愧安禅。
  • 2
    [宋]
    老去丹心在,愁来酒兴深。
    江山遗古意,云水淡秋容。
    落日孤村笛,微风远寺钟。
    平生善知识,却忆妙高峰。
  • 3
    [宋]
    舣棹青山下,来寻蓟子家。
    人鱼皆静乐,水木亦清华。
    松老欲成盖,菊寒殊未花。
    何须觅句漏,此自有丹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