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惠老自上方来住广福寺》 失笑拈花手,无人野渡舟。

失笑拈花手,无人野渡舟。

意思:大笑拈花手,没有人野渡船。

出自作者[宋]袁说友的《和惠老自上方来住广福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岁晚逢三友,身閒爱一丘。喜闻孤锡至,又向白苹留。失笑拈花手,无人野渡舟。个中须具眼,著语待公酬》是一首描绘岁末时节,三位朋友相逢,一同欣赏自然美景,并迎接一位孤寂的禅师到来的情景。诗中充满了闲适、悠然和禅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联“岁晚逢三友,身閒爱一丘”,描绘了岁末时节,三位朋友偶然相遇在一处清幽的山丘,彼此之间的友情和闲适的生活态度成为了他们共同的追求。这句诗以岁末为背景,突出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友情的珍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喜闻孤锡至,又向白苹留”,描绘了孤寂的禅师到来,诗人和朋友们热情地迎接他的场景。这里运用了典故,“孤锡”指的是孤寂的禅师,“白苹”则是指水中的浮草,象征着宁静的水面。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敬仰和欢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清净、淡泊生活的向往。 颈联“失笑拈花手,无人野渡舟”,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们与禅师欢聚一堂时的场景。诗人用“拈花手”这个典故,表达了与禅师心有灵犀、默契无间的情感。而“无人野渡舟”则描绘了宁静、无人打扰的环境,进一步突出了清净、淡泊的氛围。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禅师到来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感慨。 尾联“个中须具眼,著语待公酬”,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期待。这里的“具眼”指的是洞察一切,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著语”则是指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岁末时节三位朋友相逢、迎接孤寂禅师到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朋友的敬重之情。诗中充满了闲适、悠然和禅意,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岁晚逢三友,身閒爱一丘。
喜闻孤锡至,又向白苹留。
失笑拈花手,无人野渡舟。
个中须具眼,著语待公酬。

关键词解释

  • 野渡

    读音:yě dù

    繁体字:野渡

    意思:荒落之处或村野的渡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宋·吴潜《海棠春•郊行》词:“云梢雾末,溪桥野渡,尽是春愁落处。”
      

  • 失笑

    读音:shī xiào

    繁体字:失笑

    英语:cannot help laughing

    意思:不自主地发笑。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然时采其言,多所济赖”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后有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拈花

    读音:niān huā

    繁体字:拈花

    意思:
     1.见“拈花一笑”。
     
     2.绣花。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那女子生得有十二分颜色,善能描龙画凤,刺绣拈花。”

  • 人野

    读音:rén yě

    繁体字:人野

    意思:懂礼义的人和愚昧无知的人。
      ▶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置之虚室,人野何辨?”唐·王勃《山亭兴序》:“嵇叔夜之龙章凤姿,混同人野。”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