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儒多辟司徒掾,掾属虽委地望高。 闻有袁安在公府,可无陈宠作辞曹。 修鲸未肯随鳞介,威凤终须现羽毛。 少壮功名当拾取,金台落日射征袍。 |
|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汉代的儒者和他们的功业。 首句“汉儒多辟司徒掾”中,“司徒掾”是汉代官名,司徒是三公之官,负责管理教育、礼仪、祭祀等事务,而“多辟”则表示汉儒中有很多人担任过这个职位。这一句表达了汉儒在官场上的活跃和他们在政治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掾属虽委地望高”中的“委地”表示官员的威望很高,而“望高”则表示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很高。这句诗表达了这些官员在当时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 “闻有袁安在公府,可无陈宠作辞曹”中的“袁安”是汉代的一位著名清官,他以廉洁著称。“辞曹”是指掌管文书的官员,这句诗表达了对袁安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对陈宠的期待。 “修鲸未肯随鳞介,威凤终须现羽毛”中的“修鲸”象征着才华和能力,“威凤”则代表了卓越的成就和威严。这两句诗表达了才华和能力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砺和自身的努力才能展现出来,而卓越的成就则需要有足够的才华和能力作为基础。 最后,“少壮功名当拾取,金台落日射征袍”中的“少壮”表示年轻时的时光,“功名”则是指成就和名声。这句诗表达了年轻人应该珍惜时光,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成就。而“金台落日射征袍”则形象地描绘了出征时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诗的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汉代的儒者和他们的功业,表达了对才华和能力、努力和时间的重视,以及对年轻人追求梦想和成就的鼓励。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