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华阳法师》

师到华阳洞,山华几度开。
只应常救物,却遣世人来。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华阳洞的守护者,他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仙,能够让山花常开,让万物生长。诗中通过描绘这位守护者的神奇力量,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句“师到华阳洞”,表明了这位守护者的工作地点在华阳洞,一个神秘的所在。而“山华几度开”一句,描绘了守护者与山花的互动关系。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暗示了守护者的力量强大,使得山花能够常开不败。这也显示了他的纯洁、高尚,仿佛山花般的纯净美丽,与世间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后两句“只应常救物,却遣世人来”,更深入地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之情。“只应”表示一种深深的感慨,感叹这位守护者的神奇之处不应仅仅是拯救万物,还应该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却遣”则是对这位守护者的力量给予更强的赞美,他的行为不仅仅是表面的帮助,而是能够深入到人性的深处,使人产生一种反思。 这首诗采用了富有象征意义的描写,以及对情感的深层次表达,使其主题显得丰富而深刻。通过对守护者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纯洁、高尚、善良、无私等美好品质的赞美。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也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创作背景
**蔡卞创作《赠华阳法师》这首诗的具体背景并不明确**。然而,可以推测,蔡卞与华阳法师可能有深厚的交往,或者对法师的修行或品格有深深的敬仰,因此作了这首诗来赠予法师。同时,蔡卞本人也是一位文化修养较高的官员,他的诗作往往带有一定的文人色彩和情感表达。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推测,具体创作背景需要参照蔡卞的生平和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上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救物 世人
相关诗词
  • 1
    [魏晋]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萧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 2
    [宋]
    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
    夜来梦趁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
  • 3
    [宋]
    海南一片水云天,望眼生花已十年。
    忽一二时回首处,西风夕照咽悲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