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分宜谢草庐行卷》

袁曹官渡争雌雄,荆州侨寄大耳翁。
涕流髀肉消不尽,试与元直游隆中。
隆中自有躬耕者,布衣抱膝茅檐下。
从容一曲梁甫吟,不觉将军三枉驾。
室中屏人绚数语,跨荆包益成鼎峙。
南阳陌上龙出云,永安宫中鱼得水。
古今成败真邮传,英杰千年不一见。
识拔端由品藻公,位置无嫌草茅赋。
山中谢客江烟昏,谁摧行卷到柴门。
手披康乐草庐赋,知是兰庭佳子孙。
春塘柳禽成昨梦,炎与相业更谁论。
洞庭三江风浪奔,鲸鱼出没相吐吞。
何为四方归来些,山堂鹤怨能移文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诗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展现了战争与和平、英雄与平民、成功与失败等众多主题。 首先,诗中描绘了袁曹官渡争雄的场景,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接着,诗中提到了荆州寄居的大耳翁,表达了对刘备的敬仰之情。此外,诗中还描述了隆中自耕者、布衣抱膝茅檐下的诸葛亮等人,展现了他们的从容和智慧。 在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南阳陌上龙出云、永安宫中鱼得水的场景,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古今成败的真邮传,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人才的重视,认为识拔人才端由品藻公,位置无嫌草茅赋。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物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好诗。
诗词关键字: 茅檐 谢客 草庐
相关诗词
  • 1
    [宋]
    江上青山山上泉,酌泉烹茗白云间。
    长官不扰民无讼,共喜登临一日闲。
  • 2
    [宋]
    面挹晴光锦绣川,却临苍涧玉声涓。
    逸民自有山中乐,人间山前令尹贤。
  • 3
    [宋]
    分宜古县环清溪,重冈复岭如奔驰。
    行逢山断水流处,阅城庙枕山之西。
    我来落日在前岭,摩挲一读庐肇碑。
    嗟唐去今亦已久,尚余文字光陆离。
    云昔秦人有天下,鏖虞六国愚黔黎。
    碣山云气望不见,神物乃降江之嫠。
    雷轰电合助光怪,蜿蜒随地偕群儿。
    赤鱣王鲔奉鼎俎,追逐甘旨怜姥慈。
    姥先仙去环仙冷,安能蟠蛰从儿嬉。
    刘累不出浮俗隘,况肯委质嬴与斯。
    珠宫贝阙世所希,铜环十二白玉扉。
    纫兰作仙香披披,招摇手掉芙蓉旗。
    哀弹清瑟和宓妃,大川击鼓劳冯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