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待用挽词四首》
一经教子已青裾,况又行年七十余。 恰好遭逢身却死,北风门外只长嘘。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题目是《哭子》,作者是一个名叫李某的诗人。诗的内容描述了作者对儿子的悲痛之情,以及儿子早逝的遗憾和无奈。
首句“一经教子已青裾”,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儿子的教育成果和儿子的成长。这句诗中的“一经”指的是儿子通过读书而接受了教育,通过学习诗歌等文学作品,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智慧。青裾则是对儿子衣着颜色的描述,也代表着儿子逐渐长大成熟的过程。诗人以简单的一句表达了对儿子的赞赏和自豪,这是诗人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况又行年七十余”,诗人揭示了自己已经七十多岁的事实,意味着他已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人生,他的儿子已经在他的一生中走过了许多路程。这里流露出诗人的悲痛之情,因为他知道儿子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无法享受他的父爱和人生。
“恰好遭逢身却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儿子早逝的遗憾和无奈。恰好的意思是原本应该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但却因为命运的无常而没有实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儿子本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但却因为意外而结束的遗憾和无奈。
最后一句“北风门外只长嘘”,诗人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儿子的哀悼之情。北风门外是儿子的离开之地,他只能在门外长吁短叹,表达他对儿子的思念和悲痛之情。这句话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也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深厚感情和真挚的父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悲痛之情和对命运的无常的无奈,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内心的痛苦。这首诗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也是一首表达父爱之情的诗歌。
|
创作背景
很抱歉,暂时不知道宋代诗人林亦之的《鲍待用挽词四首》的创作背景,但是,一般来说,挽词是用于哀悼逝者的诗歌,这四首挽词可能是林亦之为了表达对逝去友人鲍待用的哀思而创作的。至于更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或诗歌解读来获取。
相关诗词
-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