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桥并出界偶成四绝寄邵阳父老》
闻说当年送沈君,一城攀卧尽沾巾。 续貂虽不亲传授,也解规随继后尘。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友人沈君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友人的赞美。
首句“闻说当年送沈君,一城攀卧尽沾巾”,作者回忆当年友人沈君离城时,满城百姓都落泪哭泣的情景,用“一城攀卧尽沾巾”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这句诗写出了友人沈君在城中的影响力之大,以及人们对他的尊重和爱戴之情。
“续貂虽不亲传授,也解规随继后尘”一句,作者用“续貂”比喻友人沈君的才学,虽未得到老师的亲传身授,但却能够遵循前人的道路,继续前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诗中通过对友人离别时城中百姓哭泣的描绘,表现出友人沈君在城中的影响力之大,以及对他的尊重和爱戴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能够继承前人道路、继续前进的期望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赞美之情的送别诗,通过描绘友人离别时城中百姓哭泣的情景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期望。
|
创作背景
赵鼐的《过大桥并出界偶成四绝寄邵阳父老》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他出使金国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他经过了大桥,并出了国界,这可能引发了他的一些思考和感慨。他将这些思考和感慨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寄给了邵阳的父老乡亲。这些诗歌可能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对出使任务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等。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根据赵鼐的生平和诗歌内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相关诗词
-
官骑连西向楚云,朱轩出饯昼纷纷。
百城兼领安南国,双笔遥挥王左君。
一路诸侯争馆谷,洪池高会荆台曲。
玉颜送酒铜鞮歌,金管留人石头宿。
北雁初回江燕飞,南湖春暖著春衣。
湘君祠对空山掩,渔父焚香日暮归。
百事无留到官后,重门寂寂垂高柳。
零陵过赠石香溪,洞口人来饮醇酒。
登楼暮结邵阳情,万里苍波烟霭生。
他日新诗应见报,还如宣远在安城。
-
邵阳拙政一年余,不暇精思及远图。
且了眼前无饿殍,家家温饱是良谟。
-
行过邮亭日未西,遮留父老杂童儿。
寄言我自无遗爱,底事潸然出涕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