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漫兴》

壶山八面苍翠,兰水一泓涟漪。
容我放歌问渡,凭谁拄杖支颐。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壶山的美景。壶山是一个四周环山、郁郁葱葱的地方,有八面苍翠的山峦,山势高峻,给人以雄壮之感。而“一泓涟漪”的兰水,则给人以宁静、秀美的感觉。这两句通过对山水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壶山的风光。 “容我放歌问渡”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放声歌唱、乘船渡过壶山的强烈愿望。诗人似乎在向读者发出邀请,邀请我们一同欣赏壶山的美丽,一同感受壶山的魅力。 “凭谁拄杖支颐”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他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陪伴他一同欣赏壶山的人,但遗憾的是,没有人能够陪伴他。这表达了诗人对壶山深深的热爱,但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人世繁华的淡然,诗人以清新的语言,巧妙地描绘了壶山的美丽风光,使人读后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也引人深思,使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抒发内心情感的优秀诗篇。
创作背景
**《漫兴》是宋朝文人郑樵创作的一组诗歌,其创作背景主要源于他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这组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时值郑樵生活困苦,居住环境破败,而他的学术成就亦未被当时社会所重视。生活中的困境和内心的抑郁,促使他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些诗歌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抒发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学术研究的坚持和执着。总的来说,《漫兴》是郑樵在困境中寻求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的产物。
上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拄杖 放歌 涟漪
相关诗词
  • 1
    [元]
    密树连云湿,荒村入径斜。
    山童分紫笋,野老卖黄瓜。
    忽要千钧弩,寻求百姓家。
    予生为计拙,见景重咨嗟。
  • 2
    [清]
    远逐徐生迹,移舟住别峰。
    遗书搜孔壁,仙路隔秦封。
    流水去无尽,故人何日逢?
    乡书经岁达,离恨转重重。
  • 3
    [元]
    云间倦翼,向林边知倦。
    回首吾庐梦中见。
    霜催、吟鬓尘*征衫,竟孤负、清夜猿惊鹤怨。
    绨袍空敝却,岁月无情,赢得当时故人恋。
    漫索笑,共梅花,弄粉吹香,怕肠断、东风庭院。
    柰芳草萋萋怨王孙,看江北江南,几回青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