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枕上有感呈吕子约》

俗学浅无源,涧谷才咫尺。
志士务广深,沧溟渺难测。
俗子一作吏,书几尘土积。
志士虽涖官,群书玩无斁。
废书固俗子,既俗又奚责。
嗜书苟不已,无乃旷厥职。
臧谷均亡羊,孰为失与得。
古人有大端,后学宜取则。
有余不可尽,不足在所益。
努力求至当,毋蹈一偏失。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角度对“学”与“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学与仕的独特理解。 首联“俗学浅无源,涧谷才咫尺。”描绘了世俗学问的浅薄和无源,就像涧谷中的水,虽然看似近在咫尺,但却缺乏深度和广度。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学问的轻视,认为它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满足真正的求知欲。 颔联“志士务广深,沧溟渺难测。”则表达了志士追求学问的深度和广度,就像大海一样广阔无垠。这里作者用沧溟来比喻学问的深广,用难测来表达对学问的追求永无止境。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对“仕”与“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俗子一作吏,书几尘土积。”这是对世俗之人的描绘,他们一旦成为官吏,便不再读书,书籍尘封。然而,“志士虽涖官,群书玩无斁。”这里的“志士”则与之相反,他们即使身居官位,仍然孜孜不倦地读书,书籍对他们来说永无厌倦。 “废书固俗子,既俗又奚责”这两句是对世俗之人的批判,认为他们荒废学业是不应该的,因为他们对学问缺乏真正的热爱和理解。 最后,“努力求至当,毋蹈一偏失”这两句则是作者对学与仕的建议,他认为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真理,避免一偏之见,这样才能在学与仕的路上走得更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与仕的理解和态度,认为真正的学问是追求真理、避免一偏之见的过程,而官位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同时,他也对世俗之人的浅薄和无知进行了批判,呼吁人们应该追求真正的学问和道德。
诗词关键字: 志士 大端 偏失
相关诗词
  • 1
    [唐]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2
    [宋]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 3
    [宋]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
    霁天空阔,云淡梦江清。
    独棹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
    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
    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
    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
    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