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枕上有感呈吕子约》 俗子一作吏,书几尘土积。

俗子一作吏,书几尘土积。

意思:俗人一作吏,书几乎尘土堆积。

出自作者[宋]袁燮的《枕上有感呈吕子约》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角度对“学”与“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学与仕的独特理解。 首联“俗学浅无源,涧谷才咫尺。”描绘了世俗学问的浅薄和无源,就像涧谷中的水,虽然看似近在咫尺,但却缺乏深度和广度。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学问的轻视,认为它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满足真正的求知欲。 颔联“志士务广深,沧溟渺难测。”则表达了志士追求学问的深度和广度,就像大海一样广阔无垠。这里作者用沧溟来比喻学问的深广,用难测来表达对学问的追求永无止境。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对“仕”与“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俗子一作吏,书几尘土积。”这是对世俗之人的描绘,他们一旦成为官吏,便不再读书,书籍尘封。然而,“志士虽涖官,群书玩无斁。”这里的“志士”则与之相反,他们即使身居官位,仍然孜孜不倦地读书,书籍对他们来说永无厌倦。 “废书固俗子,既俗又奚责”这两句是对世俗之人的批判,认为他们荒废学业是不应该的,因为他们对学问缺乏真正的热爱和理解。 最后,“努力求至当,毋蹈一偏失”这两句则是作者对学与仕的建议,他认为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真理,避免一偏之见,这样才能在学与仕的路上走得更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与仕的理解和态度,认为真正的学问是追求真理、避免一偏之见的过程,而官位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同时,他也对世俗之人的浅薄和无知进行了批判,呼吁人们应该追求真正的学问和道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俗学浅无源,涧谷才咫尺。
志士务广深,沧溟渺难测。
俗子一作吏,书几尘土积。
志士虽涖官,群书玩无斁。
废书固俗子,既俗又奚责。
嗜书苟不已,无乃旷厥职。
臧谷均亡羊,孰为失与得。
古人有大端,后学宜取则。
有余不可尽,不足在所益。
努力求至当,毋蹈一偏失。

关键词解释

  • 尘土

    读音:chén tǔ

    繁体字:塵土

    短语:

    英语:dust

    意思:(尘土,尘土)

     1.细小的灰土。
      ▶晋·张华《博物志》卷六:“徐州人谓尘土为蓬

  • 俗子

    解释

    俗子 súzǐ

    [mediocre person] 俗人

    凡夫俗子

    引用解释

    指见识浅陋或鄙俗的人。 唐 牟融 《题朱庆馀闲居》诗之一:“白丁门外远,俗子眼前无。” 清 周亮工

  • 吏书

    引用解释

    1.官府的文书。《三国志·吴志·丁奉传》:“ 孙休 即位,与 张布 谋,欲诛 孙綝 , 布 曰:‘ 丁奉 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

    2.指吏部尚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倖·佞人涕泣》:“其( 汪鋐 )长西臺位统均,又以吏书兼兵书,皆 永嘉 力也。”

    3.指秘书之类人员。 吴晗 《反对繁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