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洞霄宫》

山锁清溪溪锁峰,溪光山色两怡融。
松枝点滴衣夹雨,云叶飘扬岩际风。
玉室金堂端好坐,石坛乳窦自相通。
我生已幸尘缘薄,拟结茅庐天柱东。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人生感悟的诗。 首先,诗中描述了山与溪的紧密联系。山“锁”清溪,溪“锁”峰,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映照的美丽画面。溪光与山色交融,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山中的松树和云叶,通过滴水和飘扬的云叶,进一步展现了山中动态的美。这些自然元素在诗人笔下仿佛有了生命,与诗人一同享受着山中清净的生活。 诗人在描述山中建筑时,用“玉室金堂”和“石坛乳窦”等词句,表现了山中建筑的华美和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处。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生活的淡泊,认为结庐山间是自己的愿望。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中清溪、峰峦、松树、云叶、华美建筑和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处。同时,诗人也通过诗篇表达了对自然、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美妙诗篇。
创作背景
**《游洞霄宫》的创作背景与诗人黄常吉游览洞霄宫的经历有关**。在游览过程中,诗人被洞霄宫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山峰、清溪、松树、云彩等景色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同时,洞霄宫的道教氛围和建筑特色也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游洞霄宫》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创作背景。
诗词关键字: 松枝 衣夹 山色
相关诗词
  • 1
    [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 2
    [宋]
    积藓青逾一寸痕,山灵守护几千春。
    长藤横系岩边木,何日重来挂葛巾。
  • 3
    [宋]
    乱山倚伏龙蛇蟠,苍藤古木门径寒。
    蕊宫潭潭列万础,碧楼朱户参云端。
    吾闻上界足官府,谪下名山作仙侣。
    我来寻仙访泉石,落日浮云随杖屦。
    道士邓君吾故人,汲泉煮茗慰酸辛。
    笑谈未厌樵柯烂,回首人间五百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