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景泰寺》

树合疑山尽,攀缘有路通。
远鸦追夕照,低雁压西风。
瀑势雷虚壑,松声浪半空。
凭栏僧指似,涨雾是城中。
作品赏析
这首诗《树合疑山尽,攀缘有路通》是一首描绘山林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首联“树合疑山尽,攀缘有路通”,诗人以山林中的树木密集,疑似山峰尽头,但实际上仍有攀登之路的景象,表现出山林的广袤和深邃。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山林探险的向往和决心。 颔联“远鸦追夕照,低雁压西风”,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傍晚时分的山林景象。乌鸦在夕阳的余晖中飞翔,大雁在秋风中低飞,这些细节描绘表现出山林的静谧和秋意。 颈联“瀑势雷虚壑,松声浪半空”,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瀑布的声势比作雷声,将松涛声比作海浪声,生动地表现出山林的壮美和神秘。 尾联“凭栏僧指似,涨雾是城中”,诗人凭栏远眺,僧人指向远方,告诉诗人雾气弥漫的地方是城中。这一细节描绘表现出山林与城市的对比,也表现出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的怀念。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比喻手法,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诗词关键字: 攀缘 声浪 夕照
相关诗词
  • 1
    [明]
    昨当大风吹雪过,湖船无数冰打破。
    冰骧<山畾>峞山岳立,行人骇观泪交堕。
    景泰年间一丈雪,父老见之无此祸。
    鄱阳十日路断截,庐山百姓啼寒饿。
    旌竿冻折鼙鼓哑,浙军楚军袖手坐。
    将军部兵蔽江下,飞报沿江催豆踠。
    邑官号呼手足皴,马骡鸡犬遗眠卧。
    前时边达三千军,五个病热死两个。
    弯弓值冻不敢发,昔何猛毅今何懦。
    李郭邺城围不下,裴度淮西手可唾。
    从来强弱不限域,任人岂论小与大。
    当衢寡妇携儿哭,秋禾枯槁春难播。
    纵健征科何自出,大儿牵繵
  • 2
    [明]
    景泰五年甲戌岁,正当南亩耕耘际。
    忽然骤水涨江湖,汹涌浩漫良可畏。
    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决溃。
    田家男妇奔救忙,力竭气穷无术备。
    沉灶产蛙虽古闻,今实见之非漫记。
    东邻西舍咫尺间,无舟不得相亲慰。
    况逢缺食方阻饥,女哭儿啼割心肺。
    哀哉此情当告谁,上有青天下无地。
    悲凄喑呜无一言,两眼相看只垂泪。
    官仓储积岂无粟,有司吝出牢封记。
    千年汲黯今无人,谁与皇家壮元气。
    县宰惧难佯风颠,饱食闭门经月睡。
    一朝谋定人不知,半夜携金远逃避
  • 3
    [明]
    合沓众山转,鸿沟界危冈。
    贞松心不移,偃盖覆神堂。
    欲蜕龙为鱼,千古以慨慷。
    土木骨纵横,魂来关塞长。
    君王奠鳌足,太史筮苞桑。
    宗霸救沦丧,朱火寒有光。
    迎驾谊何笃,覆辙戒难忘。
    岂无延陵心,重为亡国伤。
    宫门一以夺,羡门竟迷方。
    碧瓦易黄屋,蓬颗西山傍。
    杜宇啼旧埏,织乌集野棠。
    坤维幸勿绝,一惸得新藏。
    灵表扶九宫,何必厂阴房。
    碧血障胡尘,芊芊白草芳。
    高睇歌《大招》,涕泗洒衣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