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答清江钱大尹问合皂山中景》

形如合皂对清江,吴汉神仙古道场。
玉像灵多民受赐,天书岁久墨犹香。
绛霞密锁灵仙馆,碧雾轻笼正一堂。
苍藓斓斑双鲤石,寒泉澄湛九龙塘。
著衣台上三冬暖,鸣水亭前六月凉。
擣药鸟声喧夜榻,升天马迹印西冈。
葛憩源深生异草,凌云峰峻染瑶光。
丹井虽存人杳漠,松巢空见鹤飞翔。
屏妆水墨夸陶弼,门断尘埃忆孟昌。
风来松桧笙箫地,春入园林锦绣乡。
个中自少红尘到,闲里惟知白昼长。
景物敢吟成实录,愿凭贤宰一称扬。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吴汉神仙古道场的诗,通过对古道场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神仙古道场的敬仰之情。 诗中通过对形如合皂的对清江、玉像灵多民受赐、绛霞密锁灵仙馆、碧雾轻笼正一堂、苍藓斓斑双鲤石、寒泉澄湛九龙塘等景色的描绘,展现出古道场的神秘和美丽。同时,诗中也通过鸣水亭前六月凉、捣药鸟声喧夜榻、升天马迹印西冈等细节,表现出古道场的神秘和神奇之处。 此外,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古道场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通过对葛憩源深生异草、凌云峰峻染瑶光、丹井虽存人杳漠等历史遗迹的描绘,表现出古道场的历史厚重感。 最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道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个中自少红尘到、闲里惟知白昼长等表达,将古道场与尘世相区别,突出其超凡脱俗的特点。 整首诗通过对古道场的赞美和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神秘、美丽、历史厚重感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古道场深厚文化的敬仰之情,展现了诗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答清江钱大尹问合皂山中景》是宋朝诗人陈孟阳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主要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生活经历有关**。在宋朝,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陈孟阳作为宋朝的文人,他的诗歌也受到了当时文化背景的影响。此外,他可能还对合皂山的自然景色有着深厚的感情,或者通过描绘合皂山的景色来表达某种隐喻或象征意义。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陈孟阳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才能更准确地揭示。
诗词关键字: 称扬 鸟声 升天
相关诗词
  • 1
    [唐]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 2
    [元]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
    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
    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 3
    [元]
    樵夫觉来山月底,钓叟来寻觅。
    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
    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
    绿蓑衣紫罗袍谁为你,两件儿都无济。
    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