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梅雪堂》

玄冬雪霰零,寒梅吐花白。
皎皎冰玉姿,六出同一色。
佳士开幽轩,於此心境悦。
味澹志愈坚,冰霜励高节。
永言贞素心,千载共孤洁。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冬天的景象和梅花的美丽。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季节和天气:首句“玄冬雪霰零,寒梅吐花白”点明了季节和天气。玄冬指的是冬季的末期,雪霰零落,暗示着冬天的寒冷。而寒梅吐花白,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傲然绽放的情景。 2. 梅花的描绘:接下来的诗句“皎皎冰玉姿,六出同一色。”描述了梅花的冰清玉洁之姿,以及它与雪一起时呈现的洁白无瑕的色彩。六出同一色,则是借用传统上对雪花和梅花共有的白色的描述,以此赞颂梅花的美丽。 3. 打开窗户,欣赏美景:接下来的“佳士开幽轩,於此心境悦”,展示了诗人在寒冷冬日里打开幽深的窗户,欣赏梅花与雪景的愉悦心情。这里,“佳士”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指具有高雅品性的人。 4. 淡泊志向与坚韧精神:“味澹志愈坚,冰霜励高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清寒的环境中,品味淡泊,志向更加坚定,如同经历冰霜的梅花,更加坚韧,励其高洁的节操。 5. 永恒贞素心:“永言贞素心,千载共孤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贞素之心的赞美与敬仰,这种心境将会在千百年后仍能被世人所理解、所敬佩。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洁、清寒但充满宁静和美的冬日景象,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人自身坚贞不渝的心志和对永恒贞素的追求。
创作背景
《梅雪堂》是宋代诗人卢孝孙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文化氛围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当时,北宋正处于变法与反变法的政治斗争之中,许多文人墨客受到了政治风波的牵连。卢孝孙作为一位文人,也感受到了时代的压抑和苦闷。 在这样的背景下,卢孝孙通过《梅雪堂》一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追求。诗中的“梅雪堂”是一个象征着高洁、清雅的精神家园,诗人借助梅花和雪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个幽静、雅致的居住环境。同时,诗人还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思考。 综上所述,《梅雪堂》的创作背景与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文化氛围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体现了诗人在时代变革中的精神追求和思考。
诗词关键字: 素心 冰霜 冬雪
相关诗词
  • 1
    [宋]
    问讯竹湖,竹如之何,如何未归。
    道吴山越水,无非佳处,来无定止,去亦何之。
    莫是秋来,未能忘耳,心与孤云相伴飞。
    愁无奈,但北窗寄傲,南涧题诗。
    人生万事成痴。
    算世上久无公是非。
    恨云台突兀,无君子者,雪堂寥落,有美人兮。
    疏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
    阳山县,是昌黎误汝,汝误昌黎。
  • 2
    [元]
    吾衰矣,废治不重漪。
    朽木更堪围。
    触藩曾看赢其角,胁肩又见病于畦。
    此何哉,自取耳,亦难兮。
    待阔展月台秋待月。
    更别起雪堂冬听雪。
    花灌溉,草芟夷。
    偶逢林叟欢成醉,闲随沙鸟淡忘归。
    叹人生,尘土事,
  • 3
    [元]
    玉砌雕阑,朱门紫陌,争似道人茅宇。
    尊有新醪,盘无兼味,自傍小溪垂缕。
    富贵何淫,贱贫亦乐,此外更无他语。
    有时将明月为家,或共白云为侣。
    还俯视、六合之间,茫茫何物,不入灵台丹府。
    绿水青山,野花啼鸟,已把此心留住。
    梦熟黄梁,尘飞沧海,转首便为千古。
    问雪堂、归去何时,江上一梨春雨。
卢孝孙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