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晚景》

池荷衰飒菊芬芳,策杖吟诗上草堂。
满目暮云风卷尽,郡楼寒角数声长。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间景色图,通过对池荷、菊花、风、暮云、寒角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秋日漫步山间的悠然自得之情。 首句“池荷衰飒菊芬芳”,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将荷花的衰飒与菊花的芬芳相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一方面,荷花在秋风中凋零,呈现出一片衰飒之景;另一方面,菊花却依然盛开,散发着芬芳的香气。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万物变化的感慨。 第二句“策杖吟诗上草堂”,诗人拄着手杖,漫步在草堂之上,一边吟诗,一边欣赏秋日的景色。这一动作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悠然自得之情。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内心的情感与秋日景色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第三句“满目暮云风卷尽”,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满目都是暮云,但秋风却将它们卷尽了。这一句描绘了秋日的天空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的衰老。暮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秋风的卷尽则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万物的变化。 最后一句“郡楼寒角数声长”,诗人听到了远处郡楼的寒角声,数声长鸣。这一句既描绘了秋日的声音景象,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郡楼是地方政府的办公地点,寒角是古代军中的号角,数声长鸣可能象征着诗人的身份和责任感。同时,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日山间景色,表达了诗人在季节更替、万物变化中的感慨和思乡之情。诗人通过对池荷、菊花、风、暮云、寒角等元素的描绘,将内心的情感与秋日景色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子兰的《晚景》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个人经历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悟有关**。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繁荣的时期,诗人们通过对自然、生活、社会等各方面的观察与体验,创作出了丰富的诗歌作品。 对于子兰个人而言,他对自然景色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在某个傍晚时分,他可能被夕阳下的景色所打动,从而产生了创作《晚景》的冲动。这首诗通过描绘夕阳、山川、村落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总之,子兰的《晚景》是在唐代文学繁荣的背景下,结合诗人个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而创作的。
诗词关键字: 暮云 吟诗 草堂
相关诗词
  • 1
    [唐]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
    洑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
    分官祷灵庙,奠璧沉河宫。
    神应每如答,松篁气葱茏。
    苍螭送飞雨,赤鲤喷回风。
    洒酒布瑶席,吹箫下玉童。
    玄冥掌阴事,祝史告年丰。
    百谷趋潭底,三光悬镜中。
    浅深露沙石,蘋藻生虚空。
    晚景临泛美,亭皋轻霭红。
    晴山傍舟楫,白鹭惊丝桐。
    我本家颍北,开门见维嵩。
    焉知松峰外,又有天坛东。
    左手正接罒离,浩歌眄青穹。
    夷犹傲清吏,偃仰狎渔翁。
    对此川上闲,非君谁与同。
    霜凝远村渚,月净蒹葭丛。
  • 2
    [宋]
    绣幕低低拂地垂。
    春风何事入罗帏。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君未归。
    临晚景,忆当时。
    愁心一动乱如丝。
    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 3
    [唐]
    凤池新雨后,池上好风光。
    --刘禹锡取酒愁春尽,留宾喜日长。
    --裴度柳丝迎画舸,水镜写雕梁,--崔群潭洞迷仙府,烟霞认醉乡。
    --贾餗莺声随笑语,竹色入壶觞。
    --张籍晚景含澄澈,时芳得艳阳。
    --刘禹锡飞凫拂轻浪,绿柳暗回塘。
    --裴度逸韵追安石,高居胜辟强。
    --崔群杯停新令举,诗动彩笺忙。
    --贾餗顾谓同来客,欢游不可忘。
    --张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