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凤山》
凤凰山下凤凰儿,文彩才彰羽翼齐。 铁网漫天拦不得,归心已在碧梧枝。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山的凤凰儿,以其文采夺目的羽毛和齐整的羽翼而引人注目。凤凰儿在凤凰山下自由飞翔,铁网无法阻挡它归巢的决心,它已经迫不及待地飞向碧梧树枝头。
首句“凤凰山下凤凰儿”直接点明了凤凰儿的身份和地点,凤凰山下的凤凰儿引人注目,象征着自由、高贵和吉祥。
“文彩才彰羽翼齐”描绘了凤凰儿的形象,羽毛华丽,羽翼齐整,犹如画中的神仙一般。同时,这句也展示了凤凰儿的骄傲和自信,因为它有着齐整的羽翼,无惧任何阻挡。
“铁网漫天拦不得”运用了比喻,将铁网比作阻挡凤凰儿的障碍,但是它无法阻挡凤凰儿的归心,寓意着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凤凰儿对归巢的决心始终如一。
“归心已在碧梧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凤凰儿归巢的决心和渴望。它已经迫不及待地飞向碧梧树枝头,体现了凤凰儿的热情和渴望。
整首诗充满了对凤凰儿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展示了凤凰儿的自由、高贵和追求。诗人通过凤凰儿来表达对自由、高尚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呼吁人们保持对理想的追求和热情。
|
创作背景
**《送僧归凤山》是宋朝诗人释师瑞的诗作,其创作背景与宋钦宗靖康年间金兵南侵的历史事件有关**。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进攻,汴京沦陷,朱敦儒携家南逃。随后,他从金陵沿江而上,避难至江西,再南下广东。这首诗是作者避难途中,感慨时事,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作品。
相关诗词
-
百役红尘吏,过门一解鞍。
频来无事干,孤坐有山看。
留月不掩户,招风长倚栏。
马嘶催去路,吾道尚盘桓。
-
老树萧萧吹古风,满阶落叶鸣寒蛩。
插天殿阁云不锁,挺柱石筍擎太空。
凤去台空秋寂寂,瑶草离离自青碧。
玉箫吹彻渺遗音,十二阑干空月色。
-
岁晚凤山阴,看尽楚天冰雪。
不待牡丹时候,又使人轻别。
如今归去老江南,扁舟载风月。
不似画梁双燕,有重来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