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作偈》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江边乘船,沿江东下时,有感于京城繁华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的依恋之情,也表达了对京城中逐利之徒的讽刺。
首句“长江行不尽”,作者以长江起兴,言天下事无边无际,长江也是那样长,那样远,永无到头之时。这里以长江喻京城,京城广大,就象长江一样永远没有到头的那一天。因此次句“帝里到何时”,点出诗人的发问。到什么时候才能到达京城呢?言外之意是:逐利之徒成天奔走于道途,劳碌不堪,何时才能罢手归休呢?
三、四两句正面写“休将艣棹施”的理由。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京城的批判态度。“凉风便”是一个借口,虽然有点找借口搪塞的味道,但是对京城的厌倦之情表露无疑。“凉风”虽然能助人凉爽,但也成了催人离去的方便理由。一个“便”字,使乘凉离去之人显得有些清狂自负。
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短诗,表面上的文字是描写乘船行江的情景,字里行间实际上另有所指。作者运用含蓄委婉的笔法,讽刺了京城里那些逐利之徒。这是一首“主情致”的诗,无论对景还是对人,无一字涉及京都繁华之物,全诗却无处不流露出作者的厌恶之情。作者通过讽刺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贪恋官场的人,鼓励人们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归自然。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象征、暗示、以景代情、以虚为实等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京城逐利之徒的批判态度。
|
创作背景
释楚圆的《舟中作偈》创作于宋代,是一首表达诗人在舟行中的感怀之作。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在长江舟行中的所见所感和心境。具体的创作背景并无详细的记载,但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感受到诗人在舟行中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路途的感慨。
相关诗词
-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孤怀入海弥难说,水鸟舟人共此游。
束地巨环迎北小,拍天万水尽南流。
斜阳大月中宵见,(midnightsun为挪威奇景。
)故国新声一笑休。
(舟人共唱波兰新曲。
)忽忆江南黄篾舫,几时归去作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