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蒋颖叔金部游介亭望湖山二十四韵》

我昨来馀杭,孟陬值杓建。
春色正融怡,皇华纡睠眄。
言此佳山水,巧丽极怪变。
有如画屏风,罗列围四面。
城南古浮图,又为一郡冠。
联驱松径中,信步苍崖畔。
莓苔粘履屐,虬枝拂簪弁。
纵览识高深,顾慕增诧叹。
心迷真赏奇,竟觉旅游倦。
物色虽难穷,指注亦粗遍。
楼台郁相望,无异挂盘线。
向非适幽遐,何由尽闻见。
惟昔吴越君,塔庙务华焕。
依山镌大像,叠石累高岸。
经构无已时,赀费岂复算。
较其舆地中,佛寺占过半。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浙江余杭地区的春色的描绘和对当地佛寺建筑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欣赏和惊叹。 首联“我昨来馀杭,孟陬值杓建。春色正融怡,皇华纡睠眄。”交代了诗人来馀杭的时间和季节,以及当地美丽的春色。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诗人最爱的季节之一,他以皇华之名,赞美了馀杭的春色。 颔联“言此佳山水,巧丽极怪变。有如画屏风,罗列围四面。”用比喻的手法,将馀杭比作一幅精美的画屏风,罗列四面,展现了馀杭山水的美丽和多样性。 颈联“城南古浮图,又为一郡冠。”描绘了城南的古塔,它是馀杭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也是一郡之冠。诗人漫步在松林小径和苍翠的山崖之间,感受着莓苔和虬枝的气息,领略着高深的美景,不禁感叹和赞赏。 接下来的一联继续描绘了馀杭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纵览识高深,顾慕增诧叹。”诗人纵情欣赏美景,感叹其深邃和高远,同时也对馀杭的人文景观感到敬仰和惊叹。 随后几联则是对馀杭佛寺建筑的赞美。“心迷真赏奇,竟觉旅游倦。”诗人对馀杭的佛寺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沉迷于其中,流连忘返,感受到了旅游的乐趣和疲倦。“物色虽难穷,指注亦粗遍。”尽管馀杭的佛寺建筑繁多,但诗人仍然觉得难以穷尽其美丽和魅力,只能粗略地欣赏其中的一部分。 最后两联是对馀杭历史和文化的赞美。“惟昔吴越君,塔庙务华焕。”诗人感叹馀杭的历史悠久,曾经有许多君王在这里修建塔庙,追求华丽和壮观。“经构无已时,赀费岂复算。”他们不断地修建佛寺建筑,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馀杭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展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整首诗通过对馀杭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文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信仰和崇拜,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诗词关键字: 虬枝 叠石 挂盘
相关诗词
  • 1
    [清]
    天将何福予蛾眉?
    生死湖山全盛时。
    冰雪无痕灵气杳,女仙不赋降坛诗。
  • 2
    [明]
    兴发总关情,自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 3
    [唐]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