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溧水无相寺赠僧》

无相景幽远,山屏四面开。
凭师领鹤去,待我挂冠来。
药为依时采,松宜绕舍栽。
林泉自多兴,不是效刘雷。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无相景幽远”,表达了诗人对无相之景的喜爱,这里的“无相”可能指的是没有世俗纷扰的景象,也就是一种幽静、远离尘世的地方。诗人用“幽远”来形容这种景象,表达出他对这种环境的向往。 “山屏四面开”则描绘了四周山峦起伏、峰回路转的景象,仿佛四面开的屏风一般,给人一种壮丽而又神秘的感觉。 “凭师领鹤去,待我挂冠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决心。他希望通过老师的带领,来到这个幽远的地方,等到他辞去官职的时候,就来这里过上隐居的生活。这里的“挂冠”可能指的是辞去官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政治纷扰的厌恶。 “药为依时采,松宜绕舍栽”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细节。他将要按照时令采药,围绕屋舍种植松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欣赏。 最后两句“林泉自多兴,不是效刘雷”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和观点。他认为林泉自有乐趣,不是要模仿刘雷等人的隐居生活。这里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对于传统隐居生活的创新和个性化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幽远、宁静、健康、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隐居生活的个性化理解和创新。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创作背景
《溧水无相寺赠僧》是唐朝诗人韩熙载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韩熙载在唐朝末年的政治环境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韩熙载历经唐朝多位皇帝,见证了政治的动荡和社会的变迁。他的一些诗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溧水无相寺赠僧》这首诗,从诗题来看,是韩熙载在溧水的无相寺赠给一位僧人的诗。无相寺位于江苏溧水县,唐代名刹之一。韩熙载与僧人在无相寺相遇,可能是在寻求精神寄托或寻求超脱尘世的心境。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韩熙载在政治动荡和个人经历中,寻求精神寄托和超脱尘世的心境,与无相寺的僧人交往,写下了这首诗。
诗词关键字: 挂冠 不是
相关诗词
  • 1
    [明]
    闽州少尹家何处?
    梦里青山溧阳树。
    讼庭无事独哦松,走马金陵看花去。
    青绳御路连青天,五陵侠少黄金鞭。
    红桥青幔多买醉,少尹囊中无酒钱。
    朝回道过乡山口,春风又发秦淮柳。
    溧水芹边二校文,相逢为问平安否。
  • 2
    [宋]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
    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 3
    [唐]
    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
    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
    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
    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
    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
    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
    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
    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
    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
    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
    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