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南白足掩关书了义经春暮过访喜而赠之》
铜雀台荒坠瓦空,高流磨墨写圆通。 窗前括子添清影,捉笔常移一两弓。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铜雀台残败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句“铜雀台荒坠瓦空”描绘了铜雀台的荒废,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只剩下空荡荡的台基。第二句“高流磨墨写圆通”则以高塔倾颓、水流磨转的形象,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第三句“窗前括子添清影”描绘了窗前景象的变化,曾经的繁华景象已不再,只有清影相随。最后一句“捉笔常移一两弓”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通过握笔书写来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铜雀台残败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繁华的追忆。诗中的“捉笔常移一两弓”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和追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憧憬。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
《徙南白足掩关书了义经春暮过访喜而赠之》是明代文人纪青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诗人徙居南方:诗题中的“徙南”表明诗人已经迁移到南方居住,这可能意味着他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人际交往都发生了改变,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2. 友人到访:诗题中的“白足掩关书了义经春暮过访”表明在春天的尾声,友人到访,诗人感到喜悦。这种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变化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在徙居南方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而在春天的尾声,友人的到访让他感到喜悦,于是将这种生活体验和情感变化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相关诗词
-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
古人事业不关书,圣处工夫咏舞雩。
窈窕崖居辱题品,南阳端有卧龙无。
-
前时送君去,挥手青门桥。
路转不相见,犹闻马萧萧。
今得出关书,行程日已遥。
春还迟君至,共结芳兰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