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本南闽,处世若羁寓。 侍亲从宦游,东西迁者屡。 因循历年载,未识南中路。 间岁至都城,始与里儒遇。 尝闻闽中奇,英隽所丛聚。 山川降灵气,禀肖时魁梧。 往在祥符中,黄李称独步。 当时盛文物,在廷充振鹭。 二子簉其间,轩轩并镳驱。 得志何所如,康庄躍骐馵。 时文变新律,高辞无累句。 人传幼妇碑,朝奏客卿赋。 奇器擅珪璧,至音有韶濩。 当宁喜同时,士林争景附。 渊澄或无鱼,木秀乃生蠹。 嗟哉士之贤,入朝尝见恶。 |
| 这首诗是作者对闽中英俊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他对闽中人才辈出的羡慕和对朝中官场的不满。 首段描述了作者自己作为南闽人,在从宦游的过程中,因父母随迁而四处漂泊,对南中的道路不熟悉,表达了对南中的向往和渴望。 二至十段,作者通过描述闽中的山川灵气、英俊人物,表达了对闽中人才辈出的赞美和羡慕之情。他提到了黄李、二子等人的才华横溢,以及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和成就,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感叹了闽中人才难以得到朝廷的认可和重用,表达了对朝中官场的不满和失望。 最后一段,作者再次表达了对闽中人才的赞美和羡慕之情,同时也感慨了贤才入朝后往往遭受排斥和冷落,表达了对人才的同情和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闽中英俊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朝中官场的不满和对人才的同情和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