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郑无忌南归》 尝闻闽中奇,英隽所丛聚。

尝闻闽中奇,英隽所丛聚。

意思:曾听说闽中奇,英俊的丛聚。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送郑无忌南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闽中英俊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他对闽中人才辈出的羡慕和对朝中官场的不满。 首段描述了作者自己作为南闽人,在从宦游的过程中,因父母随迁而四处漂泊,对南中的道路不熟悉,表达了对南中的向往和渴望。 二至十段,作者通过描述闽中的山川灵气、英俊人物,表达了对闽中人才辈出的赞美和羡慕之情。他提到了黄李、二子等人的才华横溢,以及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和成就,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感叹了闽中人才难以得到朝廷的认可和重用,表达了对朝中官场的不满和失望。 最后一段,作者再次表达了对闽中人才的赞美和羡慕之情,同时也感慨了贤才入朝后往往遭受排斥和冷落,表达了对人才的同情和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闽中英俊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朝中官场的不满和对人才的同情和惋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家本南闽,处世若羁寓。
侍亲从宦游,东西迁者屡。
因循历年载,未识南中路。
间岁至都城,始与里儒遇。
尝闻闽中奇,英隽所丛聚。
山川降灵气,禀肖时魁梧。
往在祥符中,黄李称独步。
当时盛文物,在廷充振鹭。
二子簉其间,轩轩并镳驱。
得志何所如,康庄躍骐馵。
时文变新律,高辞无累句。
人传幼妇碑,朝奏客卿赋。
奇器擅珪璧,至音有韶濩。
当宁喜同时,士林争景附。
渊澄或无鱼,木秀乃生蠹。
嗟哉士之贤,入朝尝见恶。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英隽

    引用解释

    同“ 英俊 ”。 1.才智出众的人。《文子·下德》:“故国治可与愚守也,而军旅可以法同也,不待古之英雋而人自足者,因其所有而并用之。”《汉书·礼乐志》:“至 武帝 即位,进用英雋。” 宋 曾巩 《雨中王驾部席上》诗:“英雋并游知最幸,名园偷暇更追寻。”

    2.才智出众。 宋 苏轼 《赐范纯仁上第二表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

  • 闽中

    读音:mǐn zhōng

    繁体字:閩中

    英语:the middle part of Fujian Province

    意思:(闽中,闽中)
    古郡名。
      ▶秦置。治所在冶县(今福州市)。辖境

  • 丛聚

    读音:cóng jù

    繁体字:叢聚

    英语:clustering

    意思:(丛聚,丛聚)
    聚集。
      ▶《宋书•孝武帝纪》:“八风循通,卿云丛聚。”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