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圆禅人》

灵山无地可容身,好泛江潮去问津。
东浙丛林如海阔,但参露柱莫参人。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作者通过描绘灵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禅的深深敬仰和向往。 首句“灵山无地可容身,好泛江潮去问津”中,“灵山”指的是灵山圣地,这里被诗人形容为没有可以容纳身躯的地方,这不仅描绘了灵山的广阔,也暗示了诗人对灵山的向往之情。诗人选择乘江潮泛舟而去,表达了他对灵山的热切向往和追求。 “东浙丛林如海阔,但参露柱莫参人”一句中,“东浙”指的是东边的浙江,而“丛林”则是指禅林,这里形容禅林如大海一般广阔。“但参露柱莫参人”则是说,诗人要去参禅,只去参那柱子上的露珠,不去参人。这里的“参禅”是诗人对禅的追求和向往的具体表现,而“露柱”则象征着禅的真谛,需要诗人自己去领悟和体验。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灵山的壮丽景色和表达对禅的追求和向往,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禅意的诗,它通过描绘灵山的壮丽景色和表达对禅的追求和向往,展现了诗人的深刻思想和人生观。
诗词关键字: 问津 容身 丛林
相关诗词
  • 1
    [唐]
    家山临晚日,海路信归桡。
    树灭浑无岸,风生只有潮。
    岁穷程未尽,天末国仍遥。
    已入闽王梦,香花境外邀。
  • 2
    [宋]
    兴尽心空转海东,定应赤手展家风。
    报言日本真天子,且喜杨岐正脉通。
  • 3
    [唐]
    西岭草堂留不住,独携瓶锡向天台。
    霜清海寺闻潮至,日宴江船乞食回。
    华顶夜寒孤月落,石桥秋尽一僧来。
    灵溪道者相逢处,阴洞泠泠竹室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