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往宣城》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色中的江畔送别场景,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首句“江畔送行人,千山生暮氛”,描绘了送行者的孤独和离别的悲伤。江畔送行人,这是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行人渐行渐远,送行的人只能默默地看着他们消失在暮色中。千山生暮氛,更增添了离别的凄凉和孤独。暮色中的群山,仿佛在为离别哀叹,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
“谢安团扇上,为画敬亭云”,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谢安是东晋名相,以镇定自若、才情出众著称。这里以谢安来比喻送行的人,表达了对他们坚强、勇敢品质的赞美。团扇是古代妇女用来扇风取暖的物品,这里借指送行的人在离别时赠给行人的一方手帕或者一方绢扇。敬亭云则是诗人在敬亭山见到的云彩,代表着离别的哀思和思念之情。这句诗表达了送行的人在离别时,赠给行人一方手帕或者一方绢扇,上面画着敬亭山的云彩,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细腻,通过对暮色中江畔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诗中也寄寓了对坚强、勇敢品质的赞美,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文化意义。
|
创作背景
《送人往宣城》是一首由唐朝诗人潘佑创作的诗歌。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抱歉暂时无法提供。不过,一般来说,诗人创作诗歌往往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个人生活经历以及情感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理解为背景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具体分析和研究。如果您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感兴趣,建议您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戛云秋翼健磨天,九万修程孰可肩。
五马幸归乡国路,百城初认钓鱼船。
余霞绮阁方池上,宿霭人家叠嶂前。
多感圣君垂异宠,力思报效向衰年。
-
分符惭寡术,荣抃出京畿。
况值新伙节,重经旧钓矶。
江村初雨歇,水国淡烟微。
一路风光好,还同衣锦归。
-
芦花未白蓼初红,绿水澄蓝是处通。
景色不须今日别,烟光仍与昔时同。
马嘶晓月思闲厩,帆挂秋光足便风。
寄语路人休借问,锦衣归去一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