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偈颂四首》

今朝二月半,百华开烂熳。
云绕翠峰头,莺啼杨柳岸。
观音借路行,文殊分主伴。
独有解空人,支筇浑不管。
直饶天外雨华飞,翻覆都来是这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清新自然的小诗,展现了春天的美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诗题,“二月半”意味着早春的到来,诗人在欣赏“百华开烂熳”,也就是说桃花、杏花等各类鲜花开始绽放。云绕翠峰头,营造了一种飘渺的美感,为读者展示了青山的清新轮廓。“莺啼杨柳岸”,一个生动的春天画面跃然纸上,人们仿佛可以听到莺儿的歌唱在杨柳岸边回荡。 诗人运用了一系列优美的词汇,如“烂熳”、“云绕”、“翠峰头”、“莺啼”等,这些词汇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春天画卷。同时,诗中还提到了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暗示了诗人的虔诚信仰,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独有解空人,支筇浑不管”,这里的“解空人”指的是懂得禅理的人,“支筇”则表示倚靠拐杖行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态度。即使外面下着雨,也丝毫不影响他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 最后一句“直饶天外雨华飞,翻覆都来是这汉”,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的淡定和超脱。“饶”意为即使,“这汉”指的是春天这个季节。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天外的雨花飞溅,也改变不了春天的到来。这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理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美感和宁静的氛围。
创作背景
《偈颂四首》是宋朝诗人释师远的作品。这四首偈颂是以佛教教义为主题创作的诗歌。在佛教中,“偈”是一种颂诗的形式,通常用于表达佛教的教义、哲理或修行体验。释师远创作这四首偈颂,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或是为了教导弟子们修行的方法。 至于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释师远个人的修行体验、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等因素。然而,由于历史记载有限,我们无法确定这些偈颂的具体创作背景。如果您对这四首偈颂感兴趣,建议您直接阅读诗歌文本,从中领略其意境和内涵。
诗词关键字: 翻覆 杨柳岸 文殊
相关诗词
  • 1
    [唐]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 2
    [唐]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
    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
    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 3
    [当代]
    住院生涯又一回,前尘处处尽堪哀。
    头皮断送身待老,心脏衰残血不来。
    七载光阴如刹那,半包枯骨莫安排。
    老妻啼笑知何似,眼对门灯彻夜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