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朝二月半,百华开烂熳。 云绕翠峰头,莺啼杨柳岸。 观音借路行,文殊分主伴。 独有解空人,支筇浑不管。 直饶天外雨华飞,翻覆都来是这汉。 |
| 这是一首清新自然的小诗,展现了春天的美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诗题,“二月半”意味着早春的到来,诗人在欣赏“百华开烂熳”,也就是说桃花、杏花等各类鲜花开始绽放。云绕翠峰头,营造了一种飘渺的美感,为读者展示了青山的清新轮廓。“莺啼杨柳岸”,一个生动的春天画面跃然纸上,人们仿佛可以听到莺儿的歌唱在杨柳岸边回荡。 诗人运用了一系列优美的词汇,如“烂熳”、“云绕”、“翠峰头”、“莺啼”等,这些词汇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春天画卷。同时,诗中还提到了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暗示了诗人的虔诚信仰,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独有解空人,支筇浑不管”,这里的“解空人”指的是懂得禅理的人,“支筇”则表示倚靠拐杖行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态度。即使外面下着雨,也丝毫不影响他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 最后一句“直饶天外雨华飞,翻覆都来是这汉”,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的淡定和超脱。“饶”意为即使,“这汉”指的是春天这个季节。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天外的雨花飞溅,也改变不了春天的到来。这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理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美感和宁静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