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山水闲游为寂庵赋》

欲泛沧波下碧层,闲中跋涉有谁能。
五湖烟浪孤舟月,万里云山一个僧。
托钵频逢春店食,和衣几宿夜窗灯。
旧房门外松将偃,海上归来话葛藤。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漂泊生活的七言律诗,体现了作者对闲散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欲泛沧波下碧层”,描绘了作者想要泛舟于湖上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第二句“闲中跋涉有谁能”,则表达了作者在闲散生活中,能够像其他人一样安逸的生活是少之又少的,体现出作者对闲散生活的独特感悟。 接下来的两句“五湖烟浪孤舟月,万里云山一个僧。”描绘了作者在五湖四海漂泊的生活,孤舟明月,云山万里,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接下来的“托钵频逢春店食,和衣几宿夜窗灯。”描绘了作者在漂泊生活中的艰辛和困苦,但作者并没有抱怨,而是以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最后两句“旧房门外松将偃,海上归来话葛藤。”描绘了作者回到旧居后的生活,松树偃伏,与作者漂泊生活中的松树形象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归来后与他人谈论生活琐事,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关心。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漂泊生活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朋友的关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
《山水闲游为寂庵赋》是明朝香严和尚所作的一篇赋,以描绘自然山水和闲适生活为主题。其创作背景可能与香严和尚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以及文学修养有关。 首先,香严和尚作为一名僧侣,对自然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悟和亲近感,这可能激发了他创作此赋的欲望。他通过赋中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自己闲适自得的心境。 其次,香严和尚在赋中寄托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他借助自然山水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理念。这种思想理念可能源于他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体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 最后,香严和尚的文学修养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支持。他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手法,将自然山水和闲适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其较高的文学造诣。 综上所述,《山水闲游为寂庵赋》的创作背景涉及到香严和尚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和文学修养等多方面因素。
诗词关键字: 宿夜 葛藤 旧房
相关诗词
  • 1
    [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2
    [唐]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 3
    [唐]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