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霄宫》
            
            
            
云海三山路忽通,形神俱妙玉霄东。 八篇拟授无司马,银鼎浮珠问葛翁。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描绘云海山路与三山相通的奇妙景象,以及诗人对于道家仙境的向往之情。
首句“云海三山路忽通,形神俱妙玉霄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云海三山路上,突然发现一条通向仙境的道路,诗人自己也感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达到了奇妙的状态,仿佛已经融入了仙境之中。
“八篇拟授无司马,银鼎浮珠问葛翁。”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仙术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能像无司马一样,得到八篇修炼秘籍,像葛翁一样,询问炼丹之术。这些都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成仙得道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云海三山的奇妙景象和诗人对于道家仙术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成仙得道的渴望,以及对自由、超脱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 
             
创作背景
  
 卢正中的《游洞霄宫》是一首描绘游览洞霄宫的诗,创作背景与洞霄宫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有关。洞霄宫是道教名胜之地,位于浙江省余杭县大涤山洞霄山,风景优美,是历代道士修炼之所,也有不少文人雅士游览于此,留下了许多诗篇。
卢正中在游览洞霄宫时,被其自然景色和道教氛围所吸引,感受到了身心的宁静和和谐,因此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道的向往和崇敬之情。同时,诗中也涉及了一些道教典故和人物,展现了卢正中对道教文化的了解和体悟。
            
			
            
        
            
                相关诗词
                
 
 -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 
           
                        
                        
                        
                            
                            
                           积藓青逾一寸痕,山灵守护几千春。
长藤横系岩边木,何日重来挂葛巾。
                        
                         
                        
                                                    
                         
            
    
 
 - 
           
                        
                        
                        
                            
                            
                           乱山倚伏龙蛇蟠,苍藤古木门径寒。
蕊宫潭潭列万础,碧楼朱户参云端。
吾闻上界足官府,谪下名山作仙侣。
我来寻仙访泉石,落日浮云随杖屦。
道士邓君吾故人,汲泉煮茗慰酸辛。
笑谈未厌樵柯烂,回首人间五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