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初宿海会寺》

灵泉流水夜淙淙,月小松高鹤影双。
石榻觉来秋烛冷,诵经声满碧山窗。
作品赏析
这首诗《灵泉流水夜淙淙,月小松高鹤影双。石榻觉来秋烛冷,诵经声满碧山窗》是一首描绘自然与宗教和谐之美的诗篇。它以灵泉、明月、松树、鹤影、石榻、诵经声等元素为载体,展现出一种宁静、清幽、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灵泉流水夜淙淙,月小松高鹤影双”描绘了夜晚灵泉流水的潺潺声和明月下小松树与鹤影的和谐画面。诗人通过声音和视觉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世界。 “石榻觉来秋烛冷”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躺在石榻上,感觉秋意渐浓,蜡烛也变得寒冷。这里诗人通过触觉,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凉意和寂静。 最后一句“诵经声满碧山窗”则描绘了寺庙中诵经声充满山窗的画面,表现出宗教的庄重与神圣。诵经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宗教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的描绘,展现出一个宁静、神秘、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以及寺庙中诵经声的呈现,表达了对宗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哲理思考。
下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诵经声 诵经 流水
相关诗词
  • 1
    [清]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
    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
    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
    孥音遥去,西卢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
    寂寂冷萤三四点,穿过前湾茅屋。
    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
    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 2
    [宋]
    倚棹短亭西,吹尘认旧题。
    水添春岸阔,云压暮山低。
    沙觜鹭初宿,树头乌自啼。
    故人今不见,惟有草萋萋。
  • 3
    [明]
    江村物候又惊新,月色花香并换春。
    自笑无能惟野性,熟知有味是闲身。
    茅檐迟日遍宜懒,竹院风清不受尘。
    终日闭门常谢客,只应酒伴得相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