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凤栖寺》

十里水烟迷,禅居偶杖藜。
地灵人不老,山好凤曾栖。
暑气消将盖,苔痕长欲齐。
松间何所得,泉石两三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禅居者的生活环境和自然景色的美丽。 首句“十里水烟迷”,描绘了水边的景象,十里水烟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梦境中。 “禅居偶杖藜”则描绘了禅居者的生活状态,他们偶然地拄着手杖走过水边,或许是在散步,或许是在思考,或许是在观察周围的环境。 “地灵人不老”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他认为这里的地形非常灵秀,人居住在这里可以长寿不老。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山好凤曾栖”一句,则描绘了山上的风景优美,凤凰曾经栖息在这里。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山景的赞美,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敬畏。 “暑气消将盖,苔痕长欲齐”两句,描绘了夏季的景象,暑气逐渐消散,苔藓生长得很快,几乎要覆盖整个地面。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最后一句“松间何所得,泉石两三题”,表达了作者对松间泉石的喜爱,他在这里得到了宁静和愉悦,于是写下了两三首诗来赞美它们。这句话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表现力,通过描绘禅居者的生活环境和自然景色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诗词关键字: 水烟 暑气 所得
相关诗词
  • 1
    [明]
    登高丘,望远泽,蓬莱三山不可测。
    何如具区亿万顷,洞庭连娟向空碧。
    东风吹尽吴天云,玉盘双螺翠堪摘。
    我昔东游凤凰台,嵯峨巨鳊如山来。
    白波不动镜光晓,云帆千幅争先开。
    中流缩首心茫然,恍如乘云行九天。
    惊涛忽逐回风旋,砰雷转毂奔雪山。
    龙伯鬼国见眼前,失势一落狞蛟涎。
    舟师拍浪咒浪婆,我亦再拜不敢言。
    平时之险且如此,何况震荡洪荒先。
    帝尧咨嗟逾九年,黄能无勋幽羽渊。
    有子大圣与天通,一朝出我群鱼中。
    试观此湖险,始知四载功。

  • 2
    [唐]
    嵯峨压洪泉,岝峉撑碧落。
    宜哉秦始皇,不驱亦不凿。
    上有布政台,八顾背城郭。
    山蹙龙虎健,水黑螭蜃作。
    白虹欲吞人,赤骥相煿zh.画栋泥金碧,石路盘墝埆。
    倒挂哭月猿,危立思天鹤。
    凿池养蛟龙,栽桐栖鸑鷟. 梁间燕教雏,石罅蛇悬壳。
    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
    日晚严城鼓,风来萧寺铎。
    扫地驱尘埃,剪蒿除鸟雀。
    金桃带叶摘,绿李和衣嚼。
    贞竹无盛衰,媚柳先摇落。
    尘飞景阳井,草合临春阁。
    芙蓉如佳人,回首似调谑。

  • 3
    [明]
    凤凰高阁俯晴空,万里蚕丛此路通。
    远近川原秋色里,参差草树夕阳中。
    尊前舞袖翻霜叶,天外清笳咽塞鸿。
    回首旧游成梦隔,独将迟暮叹征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