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砚》

圆池类璧水,轻翰染烟华。
将军欲定远,见弃不应赊。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圆池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首句“圆池类璧水,轻翰染烟华”,以“璧水”来形容池水的圆润和清澈,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接着,诗人又以“轻翰染烟华”来形容池中荡漾的水纹,如轻翰在水中轻轻拂过,犹如烟波飘渺,更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第二句“将军欲定远,见弃不应赊”,暗示着诗人是在借用典故或故事来表达一种感慨。这句诗中,“将军”可以理解为诗人的自比,他似乎想要像历史上的定远将军一样,踏上征途,建功立业。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失望和无奈,因为“见弃不应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未来的憧憬,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描绘圆池的美景和借用典故来表达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让诗歌更具深度,也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理解和共鸣。
创作背景
《咏砚》是唐朝诗人杨师道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砚这一文房用具有关。砚作为中国传统文房用具,历史悠久,始于汉,兴盛于唐。在唐朝,砚的制作和使用非常普遍,因此杨师道创作了这首咏物诗来描绘砚的外形和使用场景。 此外,这首诗也可能与杨师道个人的经历有关。他曾在唐朝政府中担任高官,历任侍中、中书令等职位,为皇帝起草诏书,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因此,他对文房用具砚有着更深的了解和感受,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砚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综上所述,《咏砚》的创作背景与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杨师道个人的经历有关,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砚的赞美之情。
诗词关键字: 将军
相关诗词
  • 1
    [宋]
    铜之在人间,细大各有境。
    散为五铢货,聚作九牧鼎。
    天禄与辟邪,乃复参泓颖。
    致用孰相须?
    寒泉出金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