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冬至伊迩滞留桂阳有感》

如此生涯任转蓬,几年漂泊羡归鸿。
凄凉落日荒山外,黯澹愁云暮霭中。
业菊乍残秋色远,岭梅将放雪光融。
枯肠索尽浑无事,诗句粗成付碧筒。
作品赏析
这首诗《如此生涯任转蓬,几年漂泊羡归鸿》以一种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作者漂泊生涯的感受,对回归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联“如此生涯任转蓬,几年漂泊羡归鸿。”直接揭示了主题,作者以“转蓬”自喻,飘零不定,如同随风而转的蓬草。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生活。而“羡归鸿”则表达了作者对回归的向往,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凄凉落日荒山外,黯澹愁云暮霭中。”颔联描绘了落日、荒山、暮霭中的凄凉景象,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孤独。 “业菊乍残秋色远,岭梅将放雪光融。”颈联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菊花凋零,梅花初绽,色彩斑斓,富有生机。这两句诗也暗示了作者虽然生活困苦,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枯肠索尽浑无事,诗句粗成付碧筒。”尾联写作者尽管生活困苦,但仍然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写下了许多诗句。这里的“碧筒”指的是酒杯,也常被用作酒的代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艰难的生活中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漂泊生涯的感受和对回归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感染力。
上一首
《春日》
诗词关键字: 枯肠 愁云 暮霭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 2
    [唐]
    桂阳新命下彤墀,彩服行当欲雪时。
    登第已闻传祢赋,问安犹听讲韩诗。
    竹人临水迎符节,风母穿云避信旗。
    无限湘中悼骚恨,凭君此去谢江蓠。
  • 3
    [唐]
    风雅先生去一麾,过庭才子趣归期。
    让王门外开帆叶,义帝城中望戟支。
    郢路渐寒飘雪远,湘波初暖涨云迟。
    灵均精魄如能问,又得千年贾傅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