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摄守汉阳次韵项平父饯行之句》

我计短於头触篷,公才高似目飞鸿。
已驰骓马雄西楚,尚引蜉蝣缀国风。
愿伯明年终惠我,以曹为解可无公。
欲持枉尺归绳墨,祗恐旁观血指红。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名叫伯牙的友人的诗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句“我计短於头触篷,公才高似目飞鸿。”诗人以自谦之语,表达出对伯牙的深深敬仰。诗人自己的计策、才能,在伯牙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就像头触到篷布一样短小,而伯牙的才华则如同高飞的鸿鹄,令人仰望。 “已驰骓马雄西楚,尚引蜉蝣缀国风。”诗人用“骓马雄西楚”象征伯牙的英勇才干,能引领国家风貌,反映社会现实。而“蜉蝣”则象征微小、短暂,与“已驰”的“骓马”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伯牙的伟大。 “愿伯明年终惠我,以曹为解可无公。”诗人表达了对伯牙的深深期盼,希望他能在来年给予帮助,对于曹的解释,更是无比期待,没有你,我的生活将失去色彩。 最后,“欲持枉尺归绳墨,祗恐旁观血指红。”诗人表示自己希望能得到伯牙的理解和支持,但同时也担心会受到旁人的指责和攻击。这种矛盾的心理,既表达了对伯牙的信任和期待,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担忧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谦、赞美、期盼、担忧等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伯牙的深深敬仰和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担忧,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诗词关键字: 绳墨 蜉蝣 飞鸿
相关诗词
  • 1
    [宋]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 2
    [唐]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 3
    [唐]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