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天台濬和尚天源》

英雄回首只归僧,次第征心到几层。
烧死杀人三昧火,抛残救世十方灯。
莲花作伴常怜月,贝叶为餐似饮冰。
可记绿杨歌舞地,当时打马复飞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首句“英雄回首只归僧,次第征心到几层”,以英雄最后的归宿为僧,暗示了人生无常,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而“次第征心到几层”则表达了人生路途的漫长和艰难,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烧死杀人三昧火,抛残救世十方灯”,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英雄行为的反思和对人性的理解。一方面,英雄曾经杀人如麻,如同被“烧死”的“三昧火”一样,另一方面,他们也曾经抛弃过无数救世的机会,如同“十方灯”一样。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莲花作伴常怜月,贝叶为餐似饮冰。”这两句诗表达了英雄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于未来的期待。他们希望像莲花一样,与月亮为伴,过着清净、淡泊的生活;他们也希望像贝叶一样,能够吸取智慧的养分,过着有深度的生活。 最后,“可记绿杨歌舞地,当时打马复飞鹰。”这两句诗描绘了曾经的繁华和现在的落寞,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绿杨歌舞地,曾经是英雄们挥洒青春的地方,而现在他们已经不再飞鹰,而是成为了僧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英雄人物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关键字: 三昧 十方 次第
相关诗词
  • 1
    [明]
    献陵当年筑寿宫,君王鞭石走石工。
    马舆朝来还暮入,往来八骏如回风。
    死生昼夜须臾在,霹雳一声辞大内。
    遗舄人疑黄帝弓,自敛金衣抟大块。
    不将玉斧修天门,不引玉液通天源。
    营骨炼形水银海,至今龙蛰明珠浑。
    何当疾雷飞猛雨,雨淋龙髯小臣负。
    昔日殷勤筑夜台,于今直是冲霄路。
    便使神孙一见之,削平五岳作丰碑。
    金轮捶碎风轮坠,泉上宫中万丈旗。
    君不见祥子岭西金银阙,不日灵台穿月窟。
    愿将万寿祝尧年,穷卒两河归白骨。
  • 2
    [宋]
    太祖太宗兄授弟,两派天源称善继。
    真宗嗣位及仁宗,以子传孙皆圣裔。
    英宗有诏嗣濮王,次及神过哲宗世。
    徽宗行道付钦宗,高宗南渡中兴帝。
    孝宗之末嗣秀王,揖逊而朝诚鲜俨。
  • 3
    [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