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高僧石》

柏根翻动一炉香,白足高僧礼梵王。
还了十方行脚债,却来山顶放圆光。
作品赏析
这首诗《柏根翻动一炉香,白足高僧礼梵王。还了十方行脚债,却来山顶放圆光。》是一首描绘高僧礼佛的诗,通过对诗人所见的高僧礼佛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之情和对佛教的信仰。 首句“柏根翻动一炉香”,诗人以柏根为引子,点燃一炉香,象征着对佛教的虔诚和敬意。柏树是佛教中的神圣植物,其根系具有祛邪避邪的寓意,因此诗人以此作为引子,表达了对佛教的深深敬仰之情。 第二句“白足高僧礼梵王”,诗人描绘了一位白足高僧,脚踏柏根,虔诚地礼佛的场景。白足高僧是佛教中的修行者,他们通过长时间的苦行和修行,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礼佛是佛教中的重要仪式,通过礼佛,人们可以表达对佛祖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第三句“还了十方行脚债”,诗人用行脚僧人的形象来表达佛教修行者的生活状态。行脚僧人是指四处云游,四处拜佛求经的僧人。他们背负着行脚债,行走在路上,寻找心灵的解脱和智慧的启示。在这里,高僧通过礼佛,还清了十方的行脚债,象征着他对佛教修行道路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 最后一句“却来山顶放圆光”,诗人描绘了高僧在山顶上放出佛光普照的场景。佛光是佛教中的神秘现象,常常被描述为一道圆形的光芒,能够照亮人们的心灵。在这里,高僧在山顶上放出佛光,象征着他已经达到了心灵的解脱和智慧的境界,能够普照众生。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礼佛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对高僧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柏根、行脚僧人、佛光等象征元素,将佛教的神秘和神圣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修行者对人生苦难的超越和对心灵解脱的追求。
诗词关键字: 十方 翻动 高僧
相关诗词
  • 1
    [唐]
    闽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蛮锡挂垂松。
    白云逸性都无定,才出双峰爱五峰。
    高僧不负雪峰期,却伴青霞入翠微。
    百叶岩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风生碧涧鱼龙跃,威振金楼燕雀飞。
    想得白莲花上月,满山犹带旧光辉。
  • 2
    [明]
    雨过石生五色,云度山余数层。
    时有炊烟出树,中多处士高僧。
  • 3
    [唐]
    海中有国倾神功,烹金化成九乳钟。
    精气激射声冲瀜,护持海底诸鱼龙。
    声有感,神无方,连天云水无津梁。
    不知飞在灵嘉寺,一国之人皆若狂。
    东南之美天下传,环文万象无雕镌。
    有灵飞动不敢悬,锁在危楼五百年。
    有时清秋日正中,繁霜满地天无风。
    一声洞彻八音尽,万籁悄然星汉空。
    徒言凡质千钧重,一夫之力能振动。
    大鸣小鸣须在君,不击不考终不闻。
    高僧访古稽山曲,终日当之言不足。
    手提文锋百炼成,恐刜此钟无一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