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根翻动一炉香,白足高僧礼梵王。
                        
                         
                            
意思:柏根翻动一炉香,白足高僧礼梵王。
 
                        
                        
                        
                        出自作者[宋]陈岩的《高僧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柏根翻动一炉香,白足高僧礼梵王。还了十方行脚债,却来山顶放圆光。》是一首描绘高僧礼佛的诗,通过对诗人所见的高僧礼佛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之情和对佛教的信仰。
首句“柏根翻动一炉香”,诗人以柏根为引子,点燃一炉香,象征着对佛教的虔诚和敬意。柏树是佛教中的神圣植物,其根系具有祛邪避邪的寓意,因此诗人以此作为引子,表达了对佛教的深深敬仰之情。
第二句“白足高僧礼梵王”,诗人描绘了一位白足高僧,脚踏柏根,虔诚地礼佛的场景。白足高僧是佛教中的修行者,他们通过长时间的苦行和修行,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礼佛是佛教中的重要仪式,通过礼佛,人们可以表达对佛祖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第三句“还了十方行脚债”,诗人用行脚僧人的形象来表达佛教修行者的生活状态。行脚僧人是指四处云游,四处拜佛求经的僧人。他们背负着行脚债,行走在路上,寻找心灵的解脱和智慧的启示。在这里,高僧通过礼佛,还清了十方的行脚债,象征着他对佛教修行道路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
最后一句“却来山顶放圆光”,诗人描绘了高僧在山顶上放出佛光普照的场景。佛光是佛教中的神秘现象,常常被描述为一道圆形的光芒,能够照亮人们的心灵。在这里,高僧在山顶上放出佛光,象征着他已经达到了心灵的解脱和智慧的境界,能够普照众生。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礼佛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对高僧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柏根、行脚僧人、佛光等象征元素,将佛教的神秘和神圣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修行者对人生苦难的超越和对心灵解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