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馀姚祗役奉简鲍参军》

童年献赋在皇州,方寸思量君与侯。
万事无成新白首,两春虚掷对沧流。
歌诗盛赋文星动,箫管新亭晦日游。
知己欲依何水部,乡人今正贱东丘。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旧和感叹。作者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朋友和环境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首两句“童年献赋在皇州,方寸思量君与侯”,直接点明作者在童年时期就曾献赋给朝廷,而心中所思量的是那些与自己一同在皇州生活的朋友和侯爵。这里的“献赋”指的是参加科举考试,以此展示自己的才华。“方寸思量”则表示了深深的怀念和留恋。 三、四句“万事无成新白首,两春虚掷对沧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未能实现理想、一事无成的感叹。同时,“两春虚掷”也暗指时间的流逝,意味着年华已老去。这两句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也反映了他的无奈和感慨。 接下来的“歌诗盛赋文星动,箫管新亭晦日游”两句,描绘了作者在诗歌和音乐方面的才华,以及在新亭的游玩中发现了生活的美好。这里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最后两句“知己欲依何水部,乡人今正贱东丘”,表达了作者对知己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这里的“何水部”可能是指古代的著名诗人或朋友,而“东丘”则可能是作者的故乡或他所在的地方。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朋友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回忆童年、感慨时间流逝、表达才华和思念故乡等主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的孤独和失落,让人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复杂的。
创作背景
《余姚祗役奉简鲍参军》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严维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仕途经历有关。严维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念家国,无心仕途,也缺乏显赫的权贵援引,久居越州山阴(绍兴)。直到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才去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府,任掌书记。大历二年(767年)又入河南尹幕府。期间与钱起、耿湋、崔峒、皇甫冉、丘为等交游酬唱。大历四年(769年),严维又为余姚令,这首诗就是他在余姚任职时所写,诗题中的“奉简”是恭敬地送上书信的意思,“鲍参军”则指的是他的友人鲍防,当时鲍防正在余姚附近的明州任职参军。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概括为诗人在余姚任职期间,向友人鲍防致以问候和倾诉心声。
诗词关键字: 文星 无成 乡人
相关诗词
  • 1
    [唐]
    四十九变化。
    一十三死生。
    翕忽玄黄里。
    驱驰风雨情。
    是非纷妄作。
    宠辱坐相惊。
    至人独幽鉴。
    窈窕随昏明。
    咫尺山河道。
    轩窗日月庭。
    别离焉足问。
    悲乐固能并。
    我辈何为尔。
    栖皇犹未平。
    金台可攀陟。
    宝界绝将迎。
    户牖观天地。
    阶基上杳冥。
    自超三界乐。
    安知万里征。
    中国要荒内。
    人寰宇宙荣。
    弦望如朝夕。
    宁嗟蜀道行。
  • 2
    [唐]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有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 3
    [唐]
    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
    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自持。
    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
    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
    彼美参卿事,留连求友诗。
    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