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龙鼻水》

怪极生真想,饥凶祷请勤。
半身鳞甲具,一勺渺瀰分。
应谷声如鬼,飞空石碍云。
精诚随寓在,亦以感通闻。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通过描绘怪异、神秘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惊叹和敬畏之情。 首句“怪极生真想,饥凶祷请勤”,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想象和敬畏之情。这里的“怪极”指的是自然界中那些奇特、罕见的现象,而“生真想”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想象和感受。在饥荒和危难之时,人们祈求神灵的帮助和庇护,这体现了人类对未知力量的敬畏和依赖。 “半身鳞甲具,一勺渺瀰分”,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奇特之处。作者用“半身鳞甲具”形容山石的形状和质感,仿佛山石本身就具有鳞甲的形态;而“一勺渺瀰分”则表达了作者对水流的细腻描绘,仿佛一勺水就能将水流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描绘方式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惊叹之情。 “应谷声如鬼,飞空石碍云”,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神秘和奇特之处。作者用“应谷声如鬼”形容山谷中的声音,仿佛山谷中住着鬼魅;而“飞空石碍云”则描绘了山石在空中飞舞、阻碍云彩的景象,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令人惊叹。 最后一句“精诚随寓在,亦以感通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力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作者认为自己的诚心和祈祷能够感动天地,让自然之力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种信仰和信念体现了人类对未知力量的依赖和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奇特之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惊叹和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之力的依赖和敬畏之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自然景观描写之作。
上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鳞甲 半身
相关诗词
  • 1
    [唐]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 2
    [明]
    借问采茶女,烟霞路几重。
    屏山遮不断,前面剪刀峰。
  • 3
    [宋]
    雁山枯木实头禅,不在尖新语句边。
    背手忽然摸着著,长鲸吞月浪滔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