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松墩》

甃石乱无次,高高积寒翠。
一鹤懒应门,每来松下睡。
作品赏析
这首诗《甃石乱无次,高高积寒翠。一鹤懒应门,每来松下睡》是描绘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和享受。 首先,诗中提到了“甃石乱无次,高高积寒翠。”,这是对环境的一种描绘,表现出石头砌成的墙壁不规则地散乱着,高高低低地堆叠着一片寒翠色。这里的“寒翠”一词,可能指的是石头的冷色调,也可能是指石头本身的寒意,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自然、清新的感觉。 接着,“一鹤懒应门,每来松下睡。”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宁静和松树的孤独。一只鹤懒洋洋地不再应答门户,常常来到松树底下小憩。这里的“懒应门”形象地表达了鹤的悠闲和宁静,“松下睡”则描绘了松树的静谧和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不规则的墙壁、高高的寒翠色以及懒应门户的鹤和松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孤独而又自由的环境。这种环境可能代表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表达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此外,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他看到了石头的自然之美,感受到了鹤的悠闲和松树的静谧,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美丽和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欣赏和品味的美学体验。
诗词关键字: 松下
相关诗词
  • 1
    [唐]
    扰扰贪生人,几何不夭阏。
    遑遑爱名人,几何能贵达。
    伊余信多幸,拖紫垂白发。
    身为三品官,年已五十八。
    筋骸虽早衰,尚未苦羸惙。
    资产虽不丰,亦不甚贫竭。
    登山力犹在,遇酒兴时发。
    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
    安身有处所,适意无时节。
    解带松下风,抱琴池上月。
    人间所重者,相印将军钺。
    谋虑系安危,威权主生杀。
    焦心一身苦,炙手旁人热。
    未必方寸间,得如吾快活。
    日出起盥栉,振衣入道场。
    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 2
    [宋]
    般若锋兮金刚焰,无说无闻非顿渐。
    倚开长放白毫光,祈雨祈晴无不验。
  • 3
    [宋]
    旋收黄叶烧青烟,竹榻和衣斗夜眠。
    粥后放参三下鼓,孰能更话祖师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