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雨公》

以尔愿初毕,一瓢行脚宽。
那知出世法,不及避人难。
云月千峰寺,香花五戒坛。
微吟虽自好,或得寄余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为了寻求心灵宁静而踏上寻访寺庙的旅程。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寺庙的景象,表现了对于出世法和避人难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微吟自好的欣赏。 首联“以尔愿初毕,一瓢行脚宽。”表达了诗人完成了自己的愿望,放下了心中的牵挂,开始了一段寻找心灵宁静的旅程。“一瓢行脚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轻松自在地行走在路上。 颔联“那知出世法,不及避人难。”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痛苦,对于出世法的向往,以及避人难的渴望。这种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 颈联“云月千峰寺,香花五戒坛。”则描绘了寺庙的美景,云月笼罩下的千峰寺和香花盛开的五戒坛,给人带来宁静和庄严的感受。这些景象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向往和敬仰。 尾联“微吟虽自好,或得寄余看。”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在旅途中微吟自好,但也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他人。这种分享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豁达,也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于自然景物和寺庙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出世法和避人难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诗词关键字: 戒坛 云月 出世
相关诗词
  • 1
    [宋]
    卧病文园日正长,斜题远寄雨前枪。
    黄绫不羡龙团贵,紫笋还闻雀舌香。
    一砚落花人醉醒,半帘飞絮燕归忙。
    新泉活火松风细,何处黄州白玉堂。
  • 2
    [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3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