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汪仲嘉戏代苏姬寄郎之作》

由来娇爱竞新知,空结同心不忍持。
山上蘼芜宁再遇,陵西松柏讵相期。
罗繻明月君休系,纨扇秋风妾不辞。
极目自怜春欲尽,流莺飞处草离离。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爱情和离别。 首联“由来娇爱竞新知,空结同心不忍持”,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和离别的无奈。诗中的“娇爱”是指双方的感情深挚,“竞新知”则表示他们曾经热情地追求新事物,争相创新,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爱情状态。然而,“空结同心”则暗示着他们的分离,难以承受分别的现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爱情逝去的悲痛和不舍。 颔联“山上蘼芜宁再遇,陵西松柏讵相期”,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诗人用“山上蘼芜”和“陵西松柏”两个意象,象征着曾经的美好回忆和现在的分离现实。诗人希望他们能够再次相遇,但现实却不允许;他们是否能够再次相聚,也难以预料。这种对比和反差,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悲痛。 颈联“罗繻明月君休系,纨扇秋风妾不辞”,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安慰和坚强。诗人希望在明月之夜,不再被君王的牵挂所束缚;在秋风中,自己也不再感到孤单和失落。这种自我安慰,表现出诗人的坚强和乐观。 尾联“极目自怜春欲尽,流莺飞处草离离”,诗人用“极目自怜”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春欲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爱情的逝去,“流莺飞处草离离”则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悲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爱情和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坚强和乐观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次韵汪仲嘉戏代苏姬寄郎之作》是明代女诗人孙瑶华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文学家苏轼有关。苏轼曾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的姬妾王朝云始终陪伴在他身边。孙瑶华在诗中借用了苏轼与朝云的故事,以戏谑的口吻描写了一个女子寄诗给她的情郎,表达了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 诗中提到“郎心似铁”,暗示情郎的心肠坚硬如铁,而“妾心似石”则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坚定态度。整首诗在借用历史典故的同时,也展现了孙瑶华对爱情的看法和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苏轼和朝云的故事有关,同时也融入了孙瑶华对爱情的理解和感受。
诗词关键字: 蘼芜 纨扇 流莺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