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与王伯刍》

冷官厅事客来稀,种绿阴阴结夏帷。
忽得君诗惬人意,陶家风到北窗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叙诗人独自一人在“冷官厅事”度过漫长时光的诗。 首句“冷官厅事客来稀”,直接点明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人数的稀少,透露出一种冷清的气氛。诗人作为“冷官”,平日里很少有客人来访,厅事也因此显得格外冷清。这样的描述让人想象到寂静无声、空荡荡的场景,似乎可以听到书页翻动的声音。 “种绿阴阴结夏帷”,诗人巧妙地用“种绿阴”和“绿阴阴”两个意象来营造环境,给人一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感觉。这让人想起古人植树成荫的故事,体现了诗人的细心和体贴,也反映了他的孤寂与闲适。绿荫丛中结出的夏帷,就像一个幽静的凉棚,让人感受到一股清凉的微风,使人的心境也变得平静。 “忽得君诗惬人意”,诗人突然读到了友人赠来的诗作,感到非常满意,这不仅是因为诗作的内容符合他的心意,更是因为友人的一片深情厚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友人赠诗的珍视和喜爱。 “陶家风到北窗时”,这里的“陶家风”是指陶渊明那种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希望能在自己的小居室中也能感受到这种氛围。而北窗是古代诗人常用来代表悠闲自在的住所的词语之一。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他对自己目前状态的自我安慰和自我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一人在“冷官厅事”度过漫长时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悠然自得和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创作背景
《与王伯刍》是宋朝文人杨愿所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所以我们无法确定其具体的创作背景。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内容、风格和语境,以及了解作者杨愿的生活时代和文学特点,来推测一些可能的创作背景。 首先,从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来看,《与王伯刍》可能是一篇写给朋友王伯刍的书信,其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琐事的议论和感慨。这种书信体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在作者与友人之间有较为深厚的情谊和交往,通过书信的形式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 其次,从作者杨愿的生活时代和文学特点来看,他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文人辈出的时代。杨愿本人也是一位文学造诣较高的文人,他的作品往往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思想,风格较为自然、清新。因此,《与王伯刍》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下创作的。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无法确定《与王伯刍》的具体创作背景,但通过对其内容和风格的分析,以及了解作者杨愿的生活时代和文学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些可能的创作背景。
诗词关键字: 家风 人意
相关诗词
  • 1
    [魏晋]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
  • 2
    [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3
    [现代]
    贪与王阳一局棋,虎林白日任高低。
    废书焚去烹牛肉,秋水汲来灌马蹄。
    共织荒原为锦绣,独憎人世有夫妻。
    东方红腰诗千首,豆麦开花等你题。
杨愿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