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徒弟普显请赞》

形如枯木倚岩隈,不拟天庭降蛰雷。
忽遇东君行正令,昙华独头一枝开。
作品赏析
这首诗《形如枯木倚岩隈,不拟天庭降蛰雷。忽遇东君行正令,昙华独头一枝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枯木和昙花的独特理解。 首先,诗中描述了一棵形如枯木的树倚靠在岩隈上,给人一种寂静、孤独的感觉。这似乎暗示着这棵树已经放弃了外界的繁华,选择在岩隈处安静地度过漫长的岁月。它不像是天庭中的神木,准备在蛰伏中等待春天的到来,而是独自在角落里静默。 接着,诗中提到“不拟天庭降蛰雷”,这是对枯木形象的进一步描绘,它并不期待春天的到来,仿佛已经习惯了孤独和寂静。然而,“忽遇东君行正令”这句话却带来了转折,暗示着春天已经来临,东君发出了正令。这里的“东君”是中国神话中的春神,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然后,诗中描绘了昙花这一独特的形象,“昙华独头一枝开”。昙花是一种美丽而短暂的花朵,通常只在夜晚开放,而且开放的时间很短。这里用“独头一枝开”来形容昙花,强调了它的独特和珍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枯木和昙花这两个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理解。枯木虽然孤独寂静,但仍然坚韧不拔;昙花虽然短暂美丽,但仍然值得珍惜。同时,诗中也暗示了春天的重要性,它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诗词关键字: 枯木 天庭
相关诗词
  • 1
    [宋]
    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
  • 2
    [宋]
    霜毛垂半顶,说法国王前。
    定里修千劫,佛中添一员。
    諡本终后赐,真谤在时传。
    讲下诸徒弟,焚香石塔边。
  • 3
    [宋]
    古人务乐善,见士即推毂。
    今也多忌才,对面远贤蜀。
    顾予尝喜学,幽室未偶烛。
    幸会才翘翘,深惭识碌碌。
    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
    经义许叩击,诗章容往复。
    荷公引重语,玞珉变良玉。
    一违几席来,羲娥变昏旭。
    远闻落帽节,宾朋相追逐。
    剩摘篱下黄,痛饮杯中醁。
    清谈已忘倦,佳篇又相勗。
    毕力为徒弟,强勉攀高躅。
    异时公行道,其势不可独。
    首愿策疲蹇,助公施蕴蓄。
    舒张太平策,散作苍生福。
    此心答此惠,庶几不忝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