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西李都尉,骁勇称将材。 提师浚稽山,一鼓单于摧。 步卒五千人,转战昏阴霾。 道穷矢亦尽,惜哉勇弗裁。 捐躯诚独难,大义岂不乖。 得当纵报汉,二心安可怀。 迢迢五原关,思归隔天涯。 遂使铁石心,化为土与埃。 终然没胡沙,竟为百世哀。 ¤ |
| 这是一首描绘陇西李都尉英勇善战,最终捐躯沙场的诗。诗人通过对李都尉的英勇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首句“陇西李都尉,骁勇称将材”直接点明了李都尉的勇猛和将领之才。接着,“提师浚稽山,一鼓单于摧”描绘了李都尉率领军队在浚稽山一战击败敌军的场景,展现了他的威武形象。 “步卒五千人,转战昏阴霾”描绘了战争的惨烈,李都尉率领五千步兵在昏暗中与敌军转战。“道穷矢亦尽,惜哉勇弗裁”描述了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李都尉仍然勇猛奋战,不惜生命。 “捐躯诚独难,大义岂不乖”表达了诗人对李都尉捐躯的悲痛之情,同时也赞扬了他的大义之举。“得当纵报汉,二心安可怀”表达了李都尉以死报国的决心,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 “迢迢五原关,思归隔天涯”描绘了李都尉远离家乡,思乡之情难以抑制。“遂使铁石心,化为土与埃”表达了诗人对李都尉逝去的悲痛和怀念之情。 最后,“终然没胡沙,竟为百世哀”总结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李都尉英勇事迹的崇敬和怀念,同时也为他的逝去感到悲痛。 整首诗通过对李都尉英勇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勇猛和忠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