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江楼晴望》

江干一雨收,霁色染新愁。
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
笛寒渔浦晚,山翠海门秋。
更待牛津月,袁宏欲泛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江畔夕阳的美景,表达了诗人浓郁的离愁别绪。首联“江干一雨收,霁色染新愁”描绘出江畔经过一场雨后,天色开始放晴,但诗人的心中却染上了新的忧愁。通过“霁色”与“新愁”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颔联“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则用鲜明的色彩描绘了远处的碧水和夕阳映照下的半楼。这一联的景物描写十分生动,通过色彩的运用,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颈联“笛寒渔浦晚,山翠海门秋”进一步描绘了江畔的晚景,渔浦的笛声带着寒意,山峦翠绿,海门处秋意渐浓。这里的“笛寒”和“山翠”形成了听觉和视觉上的对比,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 尾联“更待牛津月,袁宏欲泛舟”则通过等待牛津的月亮和袁宏欲泛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江畔雨后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诗人巧妙地运用色彩、听觉和视觉的对比,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多彩
创作背景
《江楼晴望》是宋代诗人鲁交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鲁交在年轻时,正值金兵占领北方,他毅然“突骑渡江”,投奔南宋,志在抗金报国。然而,在南宋朝廷,他并未得到重用,反而遭到猜忌和排斥。这样的遭遇让他深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一腔悲愤无处发泄。这首《江楼晴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将他的满腔悲愤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一首
《即事》
诗词关键字: 霁色 泛舟 夕阳
相关诗词
  • 1
    [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
  • 2
    [唐]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
    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 3
    [唐]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