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干一雨收,霁色染新愁。 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 笛寒渔浦晚,山翠海门秋。 更待牛津月,袁宏欲泛舟。 |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江畔夕阳的美景,表达了诗人浓郁的离愁别绪。首联“江干一雨收,霁色染新愁”描绘出江畔经过一场雨后,天色开始放晴,但诗人的心中却染上了新的忧愁。通过“霁色”与“新愁”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颔联“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则用鲜明的色彩描绘了远处的碧水和夕阳映照下的半楼。这一联的景物描写十分生动,通过色彩的运用,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颈联“笛寒渔浦晚,山翠海门秋”进一步描绘了江畔的晚景,渔浦的笛声带着寒意,山峦翠绿,海门处秋意渐浓。这里的“笛寒”和“山翠”形成了听觉和视觉上的对比,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 尾联“更待牛津月,袁宏欲泛舟”则通过等待牛津的月亮和袁宏欲泛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江畔雨后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诗人巧妙地运用色彩、听觉和视觉的对比,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