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敕背诗》
彭年头脑太冬烘,眼似朱砂鬓似蓬。 紕缪幸叨三字内,荒唐仍预四人中。 放他权势欺明主,落却亲情卖至公。 千百孤寒齐洒泪,斯言无路入尧聪。 |
作品赏析
|
首先,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比较通俗易懂,没有什么复杂的修辞手法和华丽的辞藻。但是,它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却非常深刻,通过描绘彭年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弱点的批判。
其次,诗中的彭年是一个被描述为头脑冬烘、眼似朱砂、鬓似蓬的老人。这样的描述不仅突出了他的外表特征,也暗示了他的内在品质。诗中通过“紕缪幸叨三字内,荒唐仍预四人中”这一句,表达了对彭年行为的不满和对其道德品质的质疑。
最后,诗的末句“千百孤寒齐洒泪,斯言无路入尧聪”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弱点的批判。诗中描绘了彭年为了权势欺压明主,为了利益出卖亲情,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社会的公正和正义,也损害了人性的尊严和道德。因此,诗人呼吁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要被利益和权力所迷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彭年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弱点的批判,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创作背景
《题黄敕背诗》是宋朝诗人陈彭年甥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事件“澶渊之盟”有关。根据历史记载,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这个历史事件对宋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的素材。陈彭年甥的《题黄敕背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相关诗词
-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百千诸佛问来由,崔颢曾题黄鹤楼。
雪后竹篱梅乱放,一枝临水最风流。
-
地灵通十洞,山邃宅诸仙。
怪似龙逢霹,高疑剑倚天。
岩端锁丹灶,石罅逗温泉。
却忆登楼堞,徒能见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