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氏拜陵回道中呈李舍人少尹》
忽忝诸卿位,仍陪长者车。 礼容皆若旧,名籍自凭虚。 上路花偏早,空山云甚馀。 却愁新咏发,酬和不相如。 |
作品赏析
|
首先,从诗的结构和内容上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获得高位但仍然谦虚恭敬的态度,以及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己才情不足的谦虚表达。整体上,诗歌给人一种谦逊、敬意和自然的感受。
其次,从诗的艺术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对比、拟人、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例如,“忽忝诸卿位,仍陪长者车”一句,通过对比自己的高位和长者的地位,突显了诗人的谦虚和尊重。“上路花偏早,空山云甚馀”一句,则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花和云以人的情感,表现出自然的美好和诗人的感慨。
此外,从诗的语言风格上看,诗歌语言流畅、生动,言辞简练而意蕴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的谦逊、敬意和对自然的赞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背景
《缑氏拜陵回道中呈李舍人少尹》是唐朝诗人窦牟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历史记载较少,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背景。但是,可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从诗题来看,这首诗是在窦牟拜访缑氏的陵墓后,回家的路上呈给李舍人少尹的。缑氏是一个古代的姓氏,这里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个名人或窦牟的友人。而李舍人少尹则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官员或文人。
其次,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中描绘了路上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这可能暗示了窦牟在拜访陵墓后,对人生、历史等有了一些感慨,于是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确定具体的创作背景,但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窦牟拜访缑氏的陵墓后,回家的路上有感而发,写给李舍人少尹的。
相关诗词
-
南吕初开律,金风已戒凉。
拜陵将展敬,车辂俨成行。
士庶观祠礼,公卿习旧章。
郊原佳气引,园寝瑞烟长。
卤簿辞丹阙,威仪列太常。
圣心何所寄,惟德在无忘。
-
南宫初开律,金风已戒凉。
拜陵将展敬,车辂俨成行。
士庶观祠礼,公卿习旧章。
郊原佳气引,园寝瑞烟长。
卤簿辞丹阙,威仪列太常。
圣心何所寄,惟德在无忘。
-
谬历文场选,惭非翰苑才。
云霄高暂致,毛羽弱先摧。
识分忘轩冕,知归返草莱。
杜陵书积蠹,丰狱剑生苔。
晦厌鸣鸡雨,春惊震蛰雷。
旧恩收坠履,新律动寒灰。
凤诏容徐起,鹓行许重陪。
衰颜虽拂拭,蹇步尚低徊。
睡少钟偏警,行迟漏苦摧。
风霜趁朝去,泥雪拜陵回。
上感君犹念,傍惭友或推。
石顽镌费匠,女丑嫁劳媒。
倏忽青春度,奔波白日颓。
性将时共背,病与老俱来。
闻有蓬壶客,知怀杞梓材。
世家标甲第,官职滞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