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喧》
喧避苦城市,习静爱溪山。 行看水流去,坐期云飞还。 援琴发真趣,采药延颓颜。 终岁无车马,孤吟常闭关。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生活的心境。首联“喧避苦城市,习静爱溪山”,通过对比繁华的城市和宁静的山水,表达了作者对喧嚣城市的厌倦和对清静溪山的喜爱。这也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即向往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颔联“行看水流去,坐期云飞还”,通过行走观看流水和坐看云飞,展现了作者身处自然,悠然自得的状态。颈联“援琴发真趣,采药延颓颜”,通过弹琴和采药两种活动,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追求,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养生之道。尾联“终岁无车马,孤吟常闭关”,强调了作者生活的清静和孤独,但也流露出一种自足自乐的态度。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想象力,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宁静自然的生活气息。
|
创作背景
**《避喧》是明朝诗人孙友篪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喧嚣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孙友篪性格好神仙,喜欢山居独行,不顾世俗的眼光,飘然自怡。因此,他的诗多任性放吟,此诗也体现了他的这种个性和心境。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水流云飞、琴音药香等自然之美的热爱,展现了一种避喧求静、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相关诗词
-
时雨散繁绿,绪风满平原。
兴言慕君子,退食在丘园。
出应当世务,入咏幽人言。
池流淡无声,畦蔬蔚葱芊。
高林丽阳景,群山若浮烟。
好鸟应候鸣,新音和且闲。
时与文士俱,逍遥农圃春。
理远自知简,情忘可避喧。
庶云保贞和,岁暮委周旋。
-
溪光澹相依,晚京欲无价。
逃暑二三子,箕踞恋台榭。
顽云吝不飞,皎月吐其罅。
金波荡城阙,草馨袭兰麝。
围席杂雏鬟,按歌媚初夜。
笛声星河底,栖鸦为之下。
引杯吸山影,扪腹峙嵩华。
吾曹狎丧乱,蚊虻视争霸。
脱绳露地牛,留味愈啖蔗。
终取主人语,天堑一彴借。
(主人言初台之胜在游舫为复成桥所隔得避喧聒)
-
田庐寂寂近塘坳,仕路纷纷久绝交。
多病未能从五柳,避喧端欲老三茅。
白云那忍閒归岫,紫燕空惭漫累巢。
闻道金坛有仙隐,梦回清月堕林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