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中岩十八咏·罗汉洞》

释迦行中国,设教周孔同。
吾知诸子弟,不殊阙里中。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佛教教义传播中国并与儒家思想相互融合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释迦牟尼在中国传播教义,与孔子儒家思想相互交流,展示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首句“释迦行中国,设教周孔同”中,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释迦牟尼在中国行走,传播教义,与孔子儒家思想相融合的场景。这里的“行中国”并非单纯指释迦牟尼在中国行走,更象征着佛教教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而“设教周孔同”则表达了佛教教义与儒家思想相互交流、融合的情景。 “吾知诸子弟,不殊阙里中”一句,诗人通过想象那些信仰佛教的子弟们,他们并不逊色于孔子的学生,展示了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高度融合,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融合的肯定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佛教教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与儒家思想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赞赏,以及对佛教教义的认同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多元文化共存、交流的开放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教教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与儒家思想的融合,展示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赞赏和认同。
诗词关键字: 子弟
相关诗词
  • 1
    [明]
    古洞根石壁,嵌空隐崔嵬。
    闻昔有异人,拄杖曾一来。
    灵迹已缅邈,洞门闭青苔。
    枯木寒未花,千年待谁开。
    属兹休明运,百里纡良才。
    德星丽中天,移影照苍厓。
    鸾凰讵栖枳,览辉谩徘徊。
    早见丹穴雏,志欲凌九垓。
    定省方缱绻,归期忽相催。
    还辕过湖口,驿路随萦回。
    吾知青云兴,却绕莲花台。
    风高坠落木,岁晏舒寒梅。
    明登会稽顶,想像游天台。
    临期重回首,两地心悠哉。
  • 2
    [元]
    四月都城冰碗冻。
    含桃初荐瑛盘贡。
    南寺新开罗汉洞。
    伊蒲供。
    杨花满院莺声弄。
    岁幸上京车驾动。
    近臣准备銮舆从。
    建德门前飞玉*。
    争持送。
    葡萄马乳归银瓮。
  • 3
    [宋]
    石磴巍峨捉膝行,行时不觉看时惊。
    纵教良匠描难就,自是天工造化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